洛阳自由行(2)之白马寺(二)

标签:
洛阳白马寺石雕马“赵碑”马寺钟声 |
分类: 山水印象 |
寺前广场有两匹大小和真马相当的石雕马,左右相对,形象温和驯良,作低头负重状。
这两匹是宋代的石雕马,身高1.75米,长2.20米。相传这两匹石马原在永庆公主驸马魏咸信的墓前,后由白马寺的住持德结和尚搬迁至此。
石马后面还有两座石狮,一左一右安放在山门前。白马寺山门采用牌坊式的一门三洞的石砌弧券门,明嘉靖二十五年曾重建。
穿过厚重的山门来到寺内,山门两侧是佛教文化长廊,“白马寺”的匾额也是赵朴初老先生所题。“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之称,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
山门东侧有座《洛京白马寺祖庭记》石碑,这是元太祖下诏修建白马寺,公元1333年由赵孟頫刻碑立于寺内的“赵碑”。山门西侧有座《重修西京白马寺记》石碑,这是宋太宗下令重修白马寺时,由苏易简撰写,公元992年立于寺内的“断文碑”。
“赵碑”后面有摄摩腾祖师墓,“断文碑”后面是竺法兰祖师墓。公元68年,汉明帝从西域请来印度僧人摄摩腾和竺法兰,在京都洛阳建白马寺;他们同被尊为中国佛教的鼻祖,杭州飞来峰摩崖石窟中也有他们的雕像。
“东楼悬钟,西楼架鼓”。山门内的钟鼓楼为方形角楼、高7米,重檐歇山式、额枋彩绘,于1991年竣工。钟鼓楼建成后寺院恢复了晨钟暮鼓的礼佛仪式,也就恢复了历史悠久的洛阳八大景之一——"马寺钟声"。
钟鼓楼后面有小门通往“祖师苑”,里面除了绿地、庙舍外,还有“佛说四十二章经”刻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