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八日(40)巴孔寺(上)

标签:
柬埔寨暹粒巴孔寺罗洛士遗址群方形金字坛 |
分类: 山水印象 |
2016年5月24日是游览吴哥窟的第二天,第一站到的是位于暹粒市西南15公里的巴孔寺。是罗洛士遗址群中规模最大的庙宇,还有护城河围绕。
罗洛士遗址群是由巴孔寺、罗雷寺和普利哥寺三处遗迹组成,建立于公元九世纪,是吴哥王朝中最古老的遗址,展现了早期的高棉文明。巴孔寺是因陀罗跋摩一世881年建立的国寺,是座供奉湿婆神的印度教寺庙。
巴孔寺坐西朝东,是一座拥有五层台基的塔楼,也是吴哥窟第一座以须弥山为宇宙中心概念的寺庙建筑,其布局也影响了吴哥王朝后来400年神庙的建筑形式。
寺庙遗址有残破的院墙,墙内还有多座砖塔形的建筑遗址,外围是沟渠水面——曾经的护城河。1936年,巴孔寺遗址由法国远东学院的专家开始修复,经过七年努力,大致恢复了部分原貌。
巴孔寺是座五层的方形金字坛,底层边长65米。东门两边有几座廊亭遗址,可能是藏经阁,一边有几位工作人员在清理杂草。
沿着石阶上行台基,导游介绍每层台基代表的宗教含意:第一层是“那迦”蛇神的世界;第二层是“伽鲁达”——主神毗湿奴坐骑的世界;第三层是“罗刹”——印度神话中魔怪的世界;第四层是“夜叉”——印度神话中半神的世界;第五层是“提婆”——神明和圣灵的世界。
前一篇:柬埔寨八日(39)吴哥寺(七)
后一篇:柬埔寨八日(41)巴孔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