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31)

(2019-06-13 05:51:06)
标签:

东湖绿道

飞鸟世界

“兔豚鼠”

“棕颈犀鸟”

“双角犀鸟”

分类: 魅力武汉

来自阿根廷巴塔哥尼亚豚鼠”与其它豚鼠不同,因耳朵较长所以俗称兔豚鼠,其后脚趾有钩形爪。警惕性高,善于跳跃奔跑。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31)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31)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31)

巴塔哥尼亚豚鼠拥有灰棕色的外表,眼大尾短。它们每天将近50%的时间都处于进食状态,主食草或树叶等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31)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31)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31)

小熊猫外形像猫但较肥大,全身红褐色四肢粗短善于攀爬;有条粗而蓬松长尾,上面12环纹,也有点萌态。小熊猫”馆前居然还有小猪和小鸭,它们共栖一圈、和睦相处。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31)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31)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31)

花果山的猕猴都在懒懒地晒着太阳,隔着金属网也能够清楚的见到它们的短尾突起的前额。穿过旁边的水帘洞可通往“鸣禽走廊”,孔雀与赤麻鸭洞口栈道上。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31)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31)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31)

所谓水帘洞”就是栈道一面的石壁上有人造瀑布,可以源源不断地往鸳鸯溪里注水。二层的“鸣禽走廊”蜿蜒在园区的高处,行走在上可以观鸟、观园景。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31)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31)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31)

棕颈犀鸟”应该是大型鸟类,嘴形巨大而向下弯曲,黄嘴红色喉囊,头颈棕色,栖于海拔左右的常绿林。几只棕颈犀鸟”要么闭眼小憩,要么清理毛羽,第一次见到这种大嘴鸟。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31)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31)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31)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31)

更怪的大嘴鸟是双角犀鸟”,长着一个30厘米长的大嘴和一个大而宽的盔突,盔突的上面微凹,前缘形成两个角状突起,如同犀牛鼻子上的大角,又好像古代武士头盔,非常威武,因此得名双角犀鸟,是犀鸟科里最大的犀鸟。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31)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31)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31)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31)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31)

双角犀鸟”是一夫一妻制,人工饲养的“双角犀鸟”寿命可达50岁。它们与棕颈犀鸟”一样,都来自于西双版纳,主要以植物果实和种子为食,也吃大的昆虫、爬行类、鼠类等动物性食物。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31)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31)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31)

行走在东湖绿道(七)听涛道(3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