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北之呼和浩特(9)大昭寺(上)

标签:
呼和浩特大召——大盛魁旅游区阿拉坦汗广场释迦八塔旅游休闲 |
分类: 山水印象 |
一提到大召寺,很多人都会想到拉萨,其实呼和浩特也有同名的大召寺。乘公交来到大南街,街西有座雕梁画栋、斗拱重叠的“丰州胜境”牌坊,这里就是大召——大盛魁旅游区。36万平米的旅游区内有大召、席力图召、五塔寺、塞上老街、圪料街等景区12个,是一处集宗教朝观、民俗体验、娱乐购物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旅游区。
大召寺前是阿拉坦汗广场,它与大召、塞上老街组成大召——大盛魁旅游区的核心金三角。阿拉坦汗又名俺答汗,是成吉思汗的第17代子孙。16世纪中叶蒙古地区贵族分片割据,阿拉坦汗统一了土默特,自立为汗,明政府在隆庆五年封他为顺义王。
广场正中是明代土默特万户首领、着顶戴兜鍪的阿拉坦汗铜像。公元1572年阿拉坦汗仿元大都的形制建城,明朝政府赐名“归化”,即为今天的呼和浩特。
1579年(明万历七年),阿拉坦汗和他的妻子三娘子主持修建了弘慈寺,后改称“无量寺”。蒙语称其为“伊克召”,“伊克”的意思是“大”,因此人们称之为“大召”。阿拉坦汗铜像左后方就是国保单位“大召寺”。
阿拉坦汗铜像右后方是“佛照青城”仿古牌坊与九久街商业城,再后面就是著名的明月楼了,当然几百年前的名楼已经不复存在。相传康熙曾经私访月明楼,在此受到恶霸刁难,后幸堂馆刘三解围才免受辱。
“大召寺”历史悠久,具有近450年的历史,是呼和浩特建造的第一座喇嘛教召庙,也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可惜广场管理欠佳,寺庙正门前驻有职业乞丐,还有售卖假虎豹皮的商贩,游客难免受到干扰。
“大召寺”正门东边有“广城门”,“广城门”以东是"九边第一泉"的山门;还有两座碑亭,碑亭内竖立着重修碑刻。
“大召寺”正门西边有“广化门”,“广化门”以西是“大召释迦八塔”。2003年建成的“大召释迦八塔”塔高5.6米、塔帽为鎏金宝顶,依次为:涅槃塔、殊胜塔、和解塔、天降塔、神变塔、吉祥门塔、菩提塔、莲聚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