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侧有座依墙而建的“半壁亭”,亭壁上镶嵌“重建沈园壁记”石碑,由沈定庵先生所书。匾额上的“半壁亭”三字由胡文遂先生题写,亭柱上的楹联“莫因半壁忘全壁,最爱诗园是沈园”是戴盟先生所撰。


荷塘东岸有座“冷翠亭”,从造园角度看,这是荷塘的点睛之笔,坐在亭中可以观鱼、赏荷,并与西岸的石拱桥遥相呼应,互为意境。“冷翠亭”匾额由沈鹏先生题写;两边柱联由孙轶青先生书写:“世事多艰,空萦战马嘶风梦;欢缘难续,长忆惊屿照影时”。


“双桂堂”也是一处宋代风格的建筑,堂名由沙孟海先生题写,因庭园中植有桂树两棵而得名。正厅是议事待客之处,四周陈列红木桌椅,颇显古色古香。


东苑位于古迹区的东侧,又被称为“情侣园”。两苑之间有着狭长的墙巷,是沈园的“宫墙怨柳”景点。


踏入东苑门,迎面是块“问情石”上刻着“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南面的“祈愿台”上可焚香祈福,以祝愿爱情天长地久。我和老伴在这少男少女们向往的“爱情园”里游览起来。


沿着石径来到状如心形的“琼瑶池”,它因《诗经》的爱情名句“投我以桃,报之以琼瑶”而得名。


绕过了“广耜斋”这座干阑式建筑,斋名出自陆游的“深耕广耜疾耘,安丰年而忧歉岁”劝农文句;也没有登上湖边高高的“琴台”,琴台之名引典自古代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知音”故事,以祝愿有情人们都能找到自己的知音。



“情侣园”一水居中,临池筑有太湖石假山,吴山石深幽雄健、越山石空灵纤巧;周围斋台亭廊,高低错落、迤逦相续。



走上石山,两座草亭相映成趣,内有钱小良题写的“相印亭”匾额。亭阶上刻有“心心相印起情思——猜浙江地名一”,我以为谜底是“绍兴”,网上一查原来是拆字谜,谜底是“青田”。



走出“相印亭”就是一座小石桥,主要用作上下山。小石桥中间雕有两只喜鹊图案,它是“情侣园”里的“鹊桥”,“鹊桥传情”也是沈园的十景之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