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绍兴游(10)——王羲之与兰亭(一)
标签:
故乡绍兴书圣故里戒珠寺题扇桥旅游休闲 |
分类: 山水印象 |
小时候说起故乡绍兴的名人,除了鲁迅就是王羲之了。这次故乡行,王羲之与兰亭的景点也是我必游的地方。
“书圣故里”景区的蕺山南麓有“戒珠讲寺”,是王羲之永和六年任会稽内史时的府宅。山门有楹联一副:“此处既非灵山,毕竟什么世界;期中如无活佛,何用这般庄严。”原为张大千所撰书,“文革”中遭受破坏,现是请后人补书。
“戒珠寺”的山门正面挂着王羲之头戴纶巾、留着三绺长须的画像;背面则是尊手杵钢鞭是护殿神将。
相传王羲之在宅前池中养有几只大鹅,一天他在书房玩赏一颗明珠时,有一老僧来访,闲谈后离去,王羲之送客回来后发现放在茶几上的明珠不见了,疑为老僧所拿。老僧闻之,也不辩解,而悬梁自尽。不久杀鹅时,在鹅肚里发现这颗明珠。羲之顿悔,觉得老僧死得冤枉。为纪念老僧,在他辞官后便舍宅为寺,并亲题“戒珠”匾额,表示戒绝玩珠之癖的意思。
“戒珠寺”原有卧佛殿、上方院、听堂、雪轩、宇泰阁,颇具规模。宋高宗时,一度为越中士子学习场所,朱熹就曾在寺内小住。戒珠寺屡毁屡建,寺内现有清咸丰、光绪年间揖资修寺石碑四方、楹联等遗存。
现存山门、大殿及东厢等建筑系1983年重修。大殿五间柱础硕大,殿内高悬“教观总持”的牌匾下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像。
寺外的墨池景点也是1983年重修,墨池的水其实有点黑,我却也能够看清楚水中“墨池”两字清晰的倒影。
前行百十余步就是“题扇桥”景点。相传王羲之每次从宅第出来途经蕺山街走上小石桥,总看见有位老婆婆在桥头摆小摊卖六角扇,但买的人却很少。一次王羲之又过小桥,见婆婆守着扇摊,一脸愁容,顿生恻隐之心,便提笔在她的扇子上各题了五个字,笑着告诉婆婆,你只要对人说这是王右军题的字,每把扇子必能卖出百钱的好价格。老婆婆将信将疑,按照王羲之的嘱咐卖扇,不一会儿,题过字的扇子便被行人抢购一空。从此以后,这座石桥就被称为题扇桥了。
题扇桥边有王羲之为卖扇老婆婆题字的雕塑,当年老婆婆的扇因王羲之题字而值钱,如今这座桥也因与王羲之有关而出名。游客来绍兴都会到这里来看看。
题扇雕塑旁是乌篷船码头,码头边是古色古香的题扇亭。题扇亭柱上的楹联再现了东晋时候这里发生的历史故事中的情景:“桥外清波至今独忆题扇情,亭傍风月当年偶遇王右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