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大扫除,我让俩孙女清理抽屉,她俩又将沉睡已久的万花筒,从抽屉里翻腾出来,有重新放在枕边,每晚睡前,她俩会对着灯光旋转把玩片刻,而俺这位老小孩也时不时兴趣盎然,沾孙女光凑热闹观看几眼,只见里面色彩缤纷,各色花卉图案变幻莫测,流光溢彩,千姿百态,一会恍若彩蝶飞舞,时而碧蓝如水,好似有小鱼儿水中游……
说起这万花筒的由来,缘于一本名为《万花筒》的书,去年六一前夕,妈咪带俩女儿去图书馆借阅回《万花筒》一书,“作者安绍尼在世界最可爱的地方长大,他父亲把那里叫做‘地球的眼睛’。但对安绍尼来说,‘地球的眼睛’是他家附近的一个磨坊池塘,一个神秘而迷人的地方。
长大以后,安绍尼回到童年的家,在那里等待着他的是童年的记忆:跳来蹦去的大娘、听树生长的人和特别会找蘑菇的傻别列……磨坊池塘保存着安绍尼过去生活的片段,就像一个万花筒”然该书中也却有一篇,恰恰就是记录了儿时的玩具——万花筒。读该故事时,我情不自禁的与孙女聊起了俺儿时玩的万花筒,是我们自己动手制作而成的。
父亲有一把切割玻璃用的玻璃刀,我和弟弟们从垃圾堆里捡来废弃的镜子片,然后趁父亲不在家时,弟弟偷偷用父亲的玻璃刀,效仿着父亲操作的样子,将捡来的镜子片切割成三片等长等宽的长方形,再将三个等长等宽的长方形镜片,镜面朝内拼成三棱体,再用电工用的绝缘黑胶布,将三块镜片捆绑粘贴牢固,再把三棱体的一端用略微通透带色的材料封上,然后再把做手工用的彩纸,撕成些许碎纸片丢到做好的三棱体筒内,这样一个简易好玩的万花筒,就算大功告成了。
说起儿时的玩具,还有许多都是我们自己动手制作而成的,譬如用纸糊扑克牌、用竹子做骨架糊风筝、自己缝沙包、自制滚铁环、铜钱鸡毛毽子、把竹筒子一劈两瓣制成简易快板、九连环等,甚至有好些玩具还是父亲帮忙,一道参与合我们一起动手制作而成的,像九连环、糊风筝、简易快板等。
虽然那年代很贫穷,但人们质朴单纯,对于物质生活追求奢望并不高,一点点简单的满足感就足以令人单纯快乐起来,尤其是当我们玩起自己动手制作出来的简陋玩具时,那种成就感满足感是金钱无法取代的,所以说那份简单而纯粹的快乐,还真是而今物欲横流的当下,难以寻觅及体会得到的耶。
俩孙女饶有兴致的听俺讲述儿时自制玩具的点滴,讲述自制万花筒的简便过程,大孙女意犹未尽的对我说:“奶奶,那你能不能给咱俩也做一个万花筒呀!”“制作倒不难,但问题是没有工具和材料呀。”为了满足俩孙女的极大好奇心,我便问妈咪能否买到万花筒,结果妈咪淡然回答:“那还不简单,淘宝啊!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买不到。”“是哈!可咱咋就没想到呢?”
于是俺亲自动手去淘宝一搜,果不其然琳琅满目,让她姐俩各自选了一款自己中意的款式,待快递一到家后,这小姐俩拆开包装后欣喜若狂,如获至宝,爱不释手,夜晚,夜幕降临时,她俩会跑到阳台上对着星空把玩;晚上睡前,对着灯光把玩片刻方肯入睡;睡前将万花筒放在枕边,早上刚一睁开眼睛,睡眼惺忪躺在床上玩;起床后跑到阳台上对着天空玩;看着俩孙女玩得津津乐道,俺时常也会跟着凑趣,意在把玩中回味一下久违得太久太久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