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休闲伊人
自打俺将刘墉老师的,超越自己与生俱来的弱点,创造自己个人的风格,肯定自己是天地间不可或缺的存在等,一系列励志丛书网淘回家后,近来的睡前读书时光,刘墉老师与儿子刘轩的书信往来,萦绕在俩孙女耳畔,甚或有些经典篇章片段,耳熟能详。
每当俺诵读到令俩小人感同身受,恍如身临其境,好似心有灵般,譬如当俺读到《迟到大王》一篇,当俺读到“……又怎么会起个大早,赶个晚集呢? 她们回答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拖!”“不急嘛!时间还多!”“不急嘛!还有一些时间!”“不急嘛!大概时间……”
读到此她俩自动对号入座,嘿嘿的笑个不停,刘墉老师婉转细腻的笔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娓娓道来,且又有的放矢击中要害,正中俩小人下怀,慧同学则更是笑言:“奶奶,怎么我感觉刘墉老师写的书,好像是专门写给我们俩的一样。”
尤其是文章最后结尾:“记住!你绝对不能有拖的毛病,因为我们的人生是拖不得的!太阳不拖、月亮不拖、星星也不拖。春秋四季、万物消长,都不拖。我们又岂能拖呢?”重点片段,重点内容,反复诵读三遍,将刘墉老师的谆谆教诲,深深铭刻在小姐俩的心中,至于能否落实在行动中,则只能静观其变喽。
再有当俺在诵读《回馈的爱》时,当读到:“老人临终前,几个朋友烧了她最爱吃的鱼头送去,却听到老人瞒了十几年的秘密:‘鱼头虽然好吃,我也吃了半辈子,却从来没有真正爱吃过,只因为家里环境不好,丈夫孩子都爱吃鱼肉,只好装作爱吃鱼头。’”读到此慧同学心领神会般,中断了我的阅读插言道:“奶奶,我感觉你就跟刘墉老师书里所写的那位,爱吃鱼头的老人一个样。”听了孙女所言,俺顷刻情不自禁泪湿眼眶,大孙女懂我,大孙女悟道了。
诵读老师经典佳作,让老师的谆谆教诲在孙女耳畔萦绕,恍如刘墉老师与孙女亲子对话,一篇篇,一段段,点点滴滴,润泽心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