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我的母亲

标签:
原创育儿 |
分类: 挚爱亲情 |
我曾询问过母亲“妈妈,那您记恨生父吗?”母亲平和淡然的回答说:“不恨。”“妈妈,那您也不怨恨继父吗?”母亲依然还是很平静的说:“也不恨,如若不是有继父将我们养大成人,我那里还会有今天?那里还会有你们?”小的时候,对于母亲那种不计前嫌,宽厚善解的心态难能理解,惊叹!母亲,在那样的环境中长大,为什么竟然没有怨恨?没有抱怨?
母亲的特殊身世与家境,也就注定了母亲年少时的命运,母亲没有读过书,自然也是知知甚少。然而年少无知时的我,对于母亲的苦衷却不能予以体贴谅解,而是很偏颇的误认为:母亲是一个很粗心的母亲,特别是有一件事情,许多年以后一直都还是令我久久不能释怀。
我十六岁的那年,月经初次来潮,母亲什么都没有为我准备,就连最基本的必需品--卫生纸也没有,那时候的人们很愚昧,女孩子大多会误以为来月经是一件很丢人的事,因而我感到很无奈,也束手无策,一气之下,我坐在炕沿边上,趴到装衣服的柜子上面呜呜的大哭起来,无论父亲怎么问我都不肯吐露出半个字来,父亲没招,只好去单位将母亲接回家来,为此我对母亲曾一度耿耿于怀。
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的我长大了,也成为了一名母亲,当小儿有病发烧哭闹不止,急的我手足无措时想起了母亲;当小儿蹒跚学步,很调皮的到处乱跑,小儿的小脚蹒跚着绊在了我的脚尖上,噗嗤一下,一个筋斗摔下去,头部跌在了墙角上,立刻鲜血直流,吓的我惊慌失措,刹那间,我仿佛看到了母亲一生所有的艰辛劳顿,顷刻间,对于母亲的所有抱怨与不解一下子全都冰释前嫌,消失殆尽。
然而多年以后的另一件小事,则更是令我感动不已,终身难忘,小儿七岁的那年,我又一次做了人流,那年母亲都已是年过半百的人了,可母亲为了让我能够在术后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调养,她老人家不辞辛苦,每天都要来我家,爬上那高高的七层楼房,母亲个子很矮小,又非常的胖,心脏不好,母亲的腿患有很严重的静脉曲张,腿上的血管疙疙瘩瘩的呈灰黑色状,常常是肿胀的只要轻轻的一按,就会出现好大的一个坑,胀痛难忍,母亲每来我家一次都会累的气喘嘘嘘,十分艰难,非常辛苦,我看着实在于心不忍,于是便恳求母亲说“妈妈,你不用再来了,我自己做能行。”可母亲却执意不肯,十分关切的对我说:“你身体不好,小月子做大病,若再不好好的调养一下,落下毛病可就是后半辈子的事啦!”
我喜欢吃母亲做的荷包面片汤,母亲做的荷包蛋圆润光滑,火候适中;母亲抻出的面片,薄厚均匀,柔韧可口;母亲煲出的鸡汤,鲜美而不油腻,每当母亲将那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香飘四溢,汤靓蛋圆,色、香、味具全的荷包面片汤端到我的眼前时,我的心里都会有种说不出的感动,眼里饱含着晶莹的液体,母亲,我的母亲!就是这样,为儿女操劳无怨无悔,从来都不奢求任何回报。
2004年的春节,父亲病危,我回老家探望父亲,当我在医院的走廊上看见了母亲,只见她老人家步履艰难,挪动着那笨拙而又沉重的双腿,我的眼泪禁不住夺眶而出,母亲腿疼的变了型;母亲的背弓了;母亲两鬓斑白;母亲的脸上铭刻着岁月的沧桑;母亲显然也已经老了。
母亲与父亲性格不合,父亲的性情比较急躁,二老打打闹闹的过了一辈子,尽管感情不是很好,可母亲在父亲弥留之际,在自己浑身是病,自顾不暇的情况下,仍然十分吃力的用轮椅艰难的推着父亲散步,陪父亲聊天,父亲病重住进了医院,生活不能自理,母亲就日夜守护陪伴在父亲的身边,细心照料,精心服侍,直至陪伴着老父亲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
母亲,我的母亲!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女人;不会说什么好听的华丽语句甚或词汇,更不会讲许多的大道理,一辈子也没有做出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来,但母亲却是用她的实际行动和无声语言,教会了我要宽厚待人,要懂得知恩图报;母亲,我的母亲!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女人,一生没有享受过荣华富贵,一直都是过着清贫而节俭的生活,吃苦受累操劳快一辈子了,日子过的一直都不是很顺心,但母亲却极少抱怨,以一种豁达的心态笑看人生,以一种顽强刚毅的性格来坚强的面对生活;母亲,我的母亲!就是这样一个及其普通而又及其平凡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