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每每给孙女背诵唐诗,读到贺知章的《咏柳》,便会情不自禁的想起我的故里,想起地处千山脚下的——鞍山,想起那个杨柳青青的二一九公园,想起去年回东北老家时,与小两口带着孙女,在二一九公园劳动湖畔漫步嬉戏时的情形,想起儿时有关于它的点滴琐碎记忆。

2011年九月,与孙女在杨柳低垂的劳动湖畔

孙女开心的正在挥手
二一九公园,顾名思义,是为了纪念1948年2月19日鞍山解放而命名,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公园。被誉为“天下第一珍宝”、重达260.76吨的岫岩“玉石王”已坐落在公园东南部的玉佛寺内,经精雕后,现以巨型玉佛雄姿呈现于世。
2002年重新修的正门,白色椭圆形的轮状建筑取名为“飞轮逐日”,是整个广场的点睛之笔。而今的鞍山二一九公园早已今非昔比,焕然一新,杨柳青青的劳动湖畔,越发镜花水月,波光潋滟柳条柔,那高高的跳台,雄姿依然;虽然远离故里十余载,可那里的一草一木,仍然还散发着亲切而又熟悉的芬芳。
孩提时想去二一九公园,并非易事,一来家教严谨,父亲是绝对不许我们随意出行玩上个半晌不归的。二则那时入园是要收门票的,虽然尽管门票不贵,只有两毛钱,但对于那个穷困潦倒的年代,两毛钱却可以是几天的买菜钱。三则我家离二一九公园较远,如果不乘车的话,单程大概要走上半个小时左右。
因而儿时倘若我们要想去二一九游玩,一来首先需要请假,征得父母大人批示同意方可前往。二来我们得要起个大早,赶在收费之前入内。三来我们又必须得不辞辛苦,仅仅路途往返就要步行一小时之多。

2011年与小两口在公园林荫路上,儿子抓拍到的林中小鸟
依稀记得,有一次估计可能是六一儿童节吧,父母带着我们姐弟三人,破天荒的集体出游去了一次二一九公园,早起那是自然的,而今推算估计那时的我,大概也就只有五六岁大,因为父母各自怀里还抱着一个,倘若我若再大一点的话,那么父母就不仅是各抱一个了。
记忆里印象最深刻的当属猴山,每每当我走到猴山围栏外,在拥挤密布的人群中寻觅着,在成人们的大腿间扒开一道缝隙,将自己的小脑袋瓜与身体钻进去,站到可以一饱眼福的最前沿时,便会极为开心得意,看啊看,看不够猴儿们身手敏捷的腾挪跳跃;看不够猴儿们抢食时机灵活现的精彩表演;看不够猴妈咪为猴仔哺乳子的慈爱;看不够猴儿们排成排相互挠痒痒抓虱子时的滑稽可爱……

这是广场钱“飞轮逐日”的那把大钥匙
后来长大成人了,参加工作了,有能力主宰和支配自我时间安排了,然工作后却很少有闲暇时间光顾游玩;嫁人了,生子了,那会的我倒是确实很想很想,携夫携子休闲漫步于杨柳青青的劳动湖畔,多一些游玩嬉戏的共度休闲浪漫美好时光,然又无奈于夫的内敛木讷及懒惰,无奈于自己分身无术的忙碌……
2000年后举家南下,远离故里,远离了那个杨柳依依的二一九公园后,每次重回故里时,无论怎样繁忙,我都会抽空去二一九公园走一走,漫步在杨柳青青湖水平的劳动湖畔,内心不禁怅然感叹,何日“君”再来?

这是20008年回老家在公园内玉佛苑放生池旁
自2001年我回老家,父亲日渐衰老的身体,已无力休闲漫步,于是我便同老母与儿子一道,用轮椅推着老父亲去二一九公园游玩,指着风景言往昔,指着高高的跳水台,细说父亲当年站在跳台上跳水的伟岸雄姿风采……然那一次,却也是我与父亲的最后一次二一九之行,2004年的大年初三,父亲就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而今又值春风杨柳万千条之季,尽管惠州的西湖风景也很美,波光粼粼,柳树成荫,繁花似锦,无论是美景或是历史典故渊源,也不逊色,但依然挥之不去我心中那份。对于杨柳青青二一九劳动湖畔的思念与眷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