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婆媳共勉 |
近来忽然发现,平时一向善良懂事的儿子性情有些怪异,春节前全家出行,由于客车晚点十多个小时造成候车时间忒长,结果儿子的表现却是那样“耀眼”和“与众不同”,令我感到非常震惊和诧异,只见他一个劲在候车室里躁动不安的来回走动,一会找客运公司领导理论,一会又拨打投诉电话,甚至还惊动了110,无论我怎样说服安慰也不肯安静下来,这与他以往热心善良通情达理的脾气禀性截然不同,简直好似换了一个人。
尤其更为令我无法接受和理解的是穿着打扮更是有违常理不成体统,小款式的夹克衫里面偏要穿件大衬衣,衬衣袖子露半截,不伦不类的我瞧着怎么那么别扭,可人家却振振有词曰:“老太太拧麻花要的就是那个劲,‘古惑仔’找的就是这种感觉。”晕,这都是哪门子的时尚哪儿国的逻辑,分明是“二溜子”派头,着实搞不懂看不明白——郁闷。
周末整理衣橱,准备清除掉一批旧衣物,将儿子的一条旧裤子也一并打入了“冷宫”。然而那条裤子虽说颜色退却得已然有些泛白,裤腿角早已磨得毛茬纷飞,按理说早该淘汰了。但由于其款式独特且又穿着舒适,一直以来都是儿子的最爱。出于尊重孩子的角度考虑,我并没有立马付诸行动,而是想待与儿子商榷后再做处理,结果幸亏俺没有独断行事,与儿子一商议他立马提出强烈异议:“干吗要将它扔掉嘞——不扔,我还蛮喜欢的没穿够呢。”俺一听皆大欢喜,心说这小子挺知道节俭的是个好事哈,可不能打击人家的积极性是吧!
于是我又赶忙从旧衣物堆里将那条旧裤子拣了回来,并佯装不悦的数唠他道:“傻小子,都那么老大小伙子了,穿衣服还一点也不知道讲究,总把自己作弄得邋里邋遢的一副寒酸相,好似个乞丐。”“嘿!老妈,这您可就老外了,‘古惑仔’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您没看见人家新裤子上面还刻意掏个洞嘞。”我一听突然感觉有点不对头,刹那间联想到儿子近来的一些反常行为与其出现频率最高的一词——“古惑仔”,不禁心里暗自疑惑发问,“古惑仔”何意?是褒是贬?究竟都代表着怎样一个群体?儿子为何又要如此热衷和效仿呢?
于是我带着种种疑问进入了百度引擎搜索,不搜不知道,一搜N多条信息立刻映入眼帘,看后不禁感到越发震撼和蹊跷,‘古惑仔’一词分明是贬意成分居多,可儿子为何还要极力追崇效仿呢?看来儿子又给我出了一道难题等待着我去破解,因而我当即决定刻不容缓,一定要找时间与儿子好好进行一次推心置腹的真诚沟通和交流。晚上儿子下班回家吃过晚饭后,我拉了把椅子坐到他的身旁,先是轻轻拍了一下儿子的肩膀:然后心平气和的说:“宝贝,老妈想向你请教一个问题,并希望能与你一块共同进行交流和探讨。”“什么问题?老妈您说吧!”
老妈:“近来我发现你总是张口闭口不离‘古惑仔’,可‘古惑仔’一词啥意思你知道吗?是褒是贬?”
儿子:“我当然知道了,‘古惑仔’意思就是小混混,至于是褒是贬那还用问吗?肯定是贬意的喽。”
老妈:“可你既然知道是贬意的为什么还要追崇和效仿呢?”
儿子:“那有啥呀!我又不会真的因此而变成‘古惑仔’,只是觉得好玩瞎作鼓而已。”
老妈:“妈知道你很优秀,也相信你不会果真变成‘古惑仔’,可你知道‘古惑仔’都代表着怎样一个群体吗?”
儿子:“我哪里会知道那么多,又没有专门去研究过。”
老妈:“那好,老妈告诉你,‘古惑仔’是粤语里独有的一个词,本意是指狡猾精明,后来引申为对具有某类怪异行为青少年的称谓。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的有关调查显示,‘古惑仔’的年龄段一般大多在12-18岁之间,他们不爱读书,喜欢奇装异服,耳上钻孔,裤子挖洞,讲“义气”,爱打架,外表古里古怪,脾气喜怒无常等……”
开始儿子听了显得有点不耐烦,满脸不悦一副不以为然的架势反驳道:“我说老妈,您这都是从那里淘弄出来的‘歪理邪说’”哼!这个臭小子,他还以为俺是个一无所知啥也不懂的‘老古董’呢,结果我将自己白天在网上整整搜索了老半天,查询了N多条有关‘古惑仔’信息一事告诉了他,儿子一听立马傻眼断电没词了,俺一瞧机会来了,立马顺势展开攻心战术。
“宝贝,年轻人个性张扬,喜欢展示自我,行为举止穿衣戴帽有自己的喜好与追求,这一点妈并不反对,但是咱们是否首先应该甄别一下什么是真正的美与丑,你有自己的追求理想和奋斗目标,热爱工作,踏实肯干,且又孝顺懂事,也没有什么不良嗜好,有知道懂得勤俭节约,你是一个很优秀的好青年。妈知道你只是出于好奇,把‘古惑仔’当成一种“时尚”来进行追崇和效仿,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早已是步入成年人行列的一员了,都已经接近该谈情说爱成家立业的年龄了,如果你还不分青红皂白粉墨倒置,一味盲目追崇效仿一些小屁孩怪里怪气的行为举止,你不觉得那样做岂不是显得有点忒幼稚?不仅有自我贬值之嫌,而且还会有损自身形象得不偿失呀!
儿子听后朝我嘿嘿一笑,十分顽皮的调侃道:“老妈,您咋也就不嫌累呢?咋啥绝招都能想得出来?为了‘古惑仔’一词居然上网查了老半天,我算是服了您,您就好像是我肚子里的‘蛔虫’,得,您别再唠叨了,我知道自己以后该怎样去做了。”至此困扰沉寂我心中已久的怅惘之迷,终于得以彻底破解,心情释然如释重负。
“‘古惑仔’由于行为和观念的‘另类’,往往在日常生活中被视为异类,甚至引来各种怀疑和歧视的目光。专家指出,‘古惑仔’其实同一般青少年没有啥太大的差别,社会应该正确地看待他们。”然而就我个人观点认为,对于绝大多数痴迷“古惑仔”行径的追随者而言,他们只不过是只是出于新鲜好奇,误把“古惑仔”行为它当成一种“时尚”,甚或也不排除有可能是把它等当成于“追星族”来进行盲目崇尚和效仿,因而作为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出现某种怪异行为倾向,切忌不要盲目给孩子扣上一顶“古惑仔”的大帽子,要及时耐心细致的引导孩子明辨是非,走出所谓的“时尚”误区,浇树要浇根,育人要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