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我在走访博友时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就是有些学生家长在及力撮合鼓动孩子做博客,孩子不愿搞或没时间搞,家长可以代劳,负责注册装修,甚至有的还违背孩子意愿强行督促着写博,为了满足孩子爱慕虚荣心里替孩子“张黄榜”“发告示”忽悠等等,真乃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我想家长的初衷及想法无外乎有两点,一来是想让孩子通过写博来练习写作,以此来促进思维拓展思路,激发孩子自身潜能,从而使孩子养成一种积极主动观察事物,勤于思考善于动脑的良好习惯和能力。二来是想以通过孩子写博客家长看博客的方式为切入点,更好的把握孩子思想脉搏及心里动态,拓宽与子女沟通交流渠道,从而拉近子女与父母间的距离,毫无疑问,毋庸置疑,初衷及愿望是好的,可以理解,可结果又将会如何?同志们有没有仔细考虑过会不会有可能产生不良后果呢?对此俺想发表一点个人看法和见解,仅供同志们参考,欢迎大家一道共同参与讨论。
首先我个人认为学生做不做博客,权利及自由应该交给孩子们自己去把握,孩子想做为了节约时间家长帮忙搞搞无可厚非,不想做家长也没必要赶时髦追浪潮,让孩子按照大人的意愿行事,生拉硬扯的把孩子们拽进来,至于采取一些督促强制措施就更不应该了,还是顺其自然的比较好,对于主动热衷于此的学生,家长应该及时给予积极正确引导,应该提醒孩子注意重质量轻数量,重实质内容轻虚荣,分轻重缓急,不可过分投入,适可而止。对于不想搞的学生不要勉为其难,其理由如下。
一、喜欢码字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感受,那就是文由心生,有感而发,由此可见如果说孩子本身没有热情,不喜欢不擅长码字,仅是为了满足家长的意愿及要求,违心的来做这件事情,那么他们势必会本能的把它看成是一种负担,一种累赘,愤懑抱怨抱有抵触情绪,他们又怎么可能写出好东东来呢?即便是写了也是应付差事,恐怕很难写出真情实感写出成效来,反而还耗费了孩子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家长抱怨,孩子不快何苦来的呢?不仅很难达到预想的目的及初衷,甚或还会有可能事与愿违适得其反,如何作为一个家长不能站在孩子的立场和角度上,设身处地的去体验孩子们的心灵感受,那么又怎么可能来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呢?
二、博客是一个公开的秘密,这一点大概地球人都知道,现在的孩子们思维活跃,思想可没那么单纯幼稚,我不知道朋友们有没有站到孩子的角度上去考虑,如果我是孩子,那么我不想对父母说的话,也绝不会写到博客里面来的,如果有即不想当着父母面说出来但又想要说的话,却又不想让父母知道,那么我会另立文档去写,然后用密码锁起来(悄悄的,我儿子就这样干过),所以我认为想要通过让孩子写博客,从而来探寻把握孩子内心世界,没准对小学生或许还能有点作用,但恐怕效果也会是收效甚微,至于对初高中生学生吗大概就更不太容易了吧!
三、我不知道大家伙对博客的认可和感悟程度如何?我觉得对于名人而言,他们无需太多费神,只要能够做到内容及时更新就成了,哪怕是轻轻“咳嗽”一声,都会众星捧月一般,无需考虑担忧什么点击率回帖率之类的问题,捧场的人黑呀呀的盖冒,可即便如此,还不是有人为了点击率而煞费苦心动手脚做文章吗?
可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我认为付出与回报基本是相辅相成的,你若想让自己的点击率迅速得到提高,回帖率频频,那么对不起,你就得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和代价,纯粹的人格魅力与文字的吸引不能说一点都没有,但即便是有也恐怕是微不足道,为什么要这么讲咧?理由很简单,新浪的首页版面几乎是名人一统天下,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很难有机会平等竞争展示自我,这不同于论坛,只要你把帖子发上去人们一眼就能看得到,或多或少都会有人看,可博客不同,如果你不自己去四处奔走游说,张贴告示宣传忽悠自己,别人怎么可能会了解到你的文字风格及人格魅力呢?NO!
四、我不知道别人如何,也许我这个人自制力很差的缘故吧!坦白点实话实说,尽管俺自打安家以来一直保持低调,还曾专门特地写了一篇小文《不做虚无的奴隶》,但我依然还是没有做到尽善尽美,依旧还是逃脱不了世俗的干系和羁绊,每天打开博客页面首要任务是先关注回帖及留言版,心说不注重点击率,可依然也还是情不自禁的经常去瞟一眼计数器,心说适可而止不要过分投入沉迷,可依旧还是身不由己“深陷”其中,这对于孩子们来讲有谁能说不是又一个新的拷问和压力呢?
做博客是一个即耗时又费心劳神的“苦”差事,必须要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毅力、耐性、及恒心才行,爱者苦中有乐,自得其乐不必细说,然而厌者必是烦恼大于快乐,烦恼多多也,也许说到此有人会问,可为什么还要有那么多人在做呢?问的好,问的没有错,没有压力也就没有动力,我想之所以大多数人喜欢也许意义就在于此,对于成年人而言工作之余搞一哈,这要比闲暇无聊时喝酒、赌博、搓麻将、聊天、泡吧等要好得多,把握得当益处不少,功不可没,成年人世界观自制力都已经基本形成,如何把握和运用这一杠杆问题应该不是很大。
但是对于学生来讲,原本孩子们的课业负担繁重,身心疲惫,应接不暇,世界观还没有完全形成,自制力也不是很强,甚至于有好些问题我们做家长的都还没有来得及弄明白搞搞清楚,还正处在一种迷茫困顿之中的状态下,就连我们自己都无法排解受制于虚荣心的困惑,正处于举棋不定摇摆不稳的境遇中,为什么我们还非要生拉硬扯过早盲目的将他(她)们也拽进来呢?还是还孩子们以自由,尽可能多给予孩子们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好吗?
好者勿拦,注重引导。
厌者不劝,顺其自然。
权利下放,静观其变。
相信孩子,水到渠成。
发自内心,卓有成效。
强加意愿,事倍功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