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富莫要宠孩子

(2006-03-02 09:41:24)
分类: 感慨万千

 春节期间,我们一家三口去深圳溜达了一圈,此次出行并非是旅游,而专程去拜见先生已经阔别十年之久的老同乡和战友,恰巧正逢赶上此地举行同乡大聚会,新朋老友携家眷集聚一堂,推杯换盏,齐欢供饮,氛围欢快而又热烈,尤其更为引人瞩目的是祖国未来希望之星,除了我儿子和另外两个已步入“社会大学”的而外,其余是清一色的在校大学生,俊男靓丽女满满当当的坐了两大桌,看着他(她)们那稚气未脱的脸庞上各个绽放着开心幸福的笑容,充满了青春活力,举止文雅,谈吐不俗,彬彬有礼,令我们这些父母之辈无不为之感到欣慰愉悦,与此同时也毫不吝啬纷纷将红包呈上。
看到儿子和他们一一打过招呼之后,三言两语很快就由陌生到熟悉变成了知心朋友,没有一丝怯懦或自卑,我心释然,由于儿子步入社会较早,难得有机会能与这么多当代大学生交往接触,俺自然会十分珍惜这一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即便不能长相聚,但哪怕是能够相互留个QQ号码结为网友也好啊。餐后儿子去了趟卫生间,然而偏巧恰在此时这群孩子们都下楼了,我心里暗自琢磨嘀咕,到底要不要让儿子和他们一块出去玩一玩呢?思来想去觉得儿子已经是大人了,没必要还总是放心不下惴惴不安的拴在身边,想到此当儿子从卫生间里出来时,我便大献殷勤的急忙告诉儿子要他到楼下去追他们,不过儿子也到好,真是对得起我,这一去不回久久不见踪影,原来是和他们一道去了酒吧、歌厅。
夜已经很深了,我禁不住在电话里一遍又一遍焦急催促着,可仍不见儿子返回招待所,我心急似火,直至盼到凌晨四点才总算将儿子给盼了回来,我抑制不住满腹怨愤的埋怨儿子道:“玩个差不离就撤回来吗,难道你不知道老娘有毛病?你不回来我是睡不着觉的。” 可儿子却是满脸委屈与无奈的对我说:“谁知道会是这样,早知如此我还不去了呢,他们可哪里向个学生啊,别看人家一各个的都还没赚钱呢,可出手却贼呼啦的大方,别看我上班赚钱了,却还从来都没有见到过那阵势呢,他们点的竟然全都是几百元钱一瓶的洋酒,这下我可倒是大开眼界了,有两个人喝醉了的,到处乱蹦乱跳乱叫,没办法我们只好把他们给送回家,所以……”
我一听不禁黯然疑惑惊叹,想不到竟会是让儿子如此大开眼界的见识了一把,回家后不禁依然还心有余悸,赶忙给儿子上“政治课”,多次进行洗脑,不过还好,幸亏儿子早已体验到了赚钱的艰辛和不易,再则原本又比较懂事,我想还不至于因此而对他产生太大影响。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倘若果真是因为过年了小哥们难得一聚,年轻人贪玩好面子,找个地热闹热闹耍把大牌喝点小酒助助兴,再唱上几首卡拉OK开心乐和一哈似乎倒也无妨,人之常情无可非议,可若是仔细想来却就不见得那么简单了,从孩子们大手大脚毫不吝啬的消费心态上来看,不难看出暗含隐忧,为什么他们那么多人当中就没有人一个人提出节俭点消费的建议呢?咋就不能替父母着想一下?由此不难看出爱面子攀比消费,唯恐怕自己掉链子的心态在孩子们的心中占据着上风。
就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理念来讲,在校大学生是很少有人自赚学费的,还不都是靠父母供养,那一位大学生这一开学的开销还不得少则数千元甚至多则上万,为什么就不会说能节省一文是一文呢?虽说花的都是压岁钱,看起来好似外财,可是哪个接来的红包还不是从父母的腰包里掏出去的钱换回来的呢?也许他们的父母有能力赚大钱,不会很介意子女多消费几张大团结,也许有的家庭生活条件并不是很富有很宽裕,但无论是他们的家庭境况如何,我想他们的父母都会是宁肯苦自己也不愿让孩子受半点委屈,没准他们其中有些人的父母都已经活上大半辈子了,可还没有闻到过洋酒的酒香呢,甚至也不排除有的父母为了供养子女上大学,平时自己是含辛茹苦节衣缩食,即使过生日都舍不得定一个大蛋糕或吃上一餐麦当劳,真乃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就如今的社会环境和大学生的就业状况而言,即便是他们将来学有所成,毕业后有能力很快就业找到工作,可是能够赚到高薪高酬的又有几何?而今有老子在背靠“大树”好乘凉,子女可以无忧无虑的尽情享受,今朝有酒今朝醉,不愁明日没有啥滋味,可是他们又将怎样去面对和适应明天和未来的挑战呢?从表面上来看过年了孩子们大手大脚的消费一两次到也没啥,可是一个人的行为习惯的形成绝非是一朝一夕一日之功。
无论是父母也好还是孩子们也罢,我们都应该认真思考一哈,不妨仔细分析观察一下您周围的人群,那些赚一分花两文,甚至分文不赚也照样愣装大款爷,大手大脚花钱如流水挥金如土的人,他们知道并懂得多少什么叫责任感和同情心?他们又能晓得多少什么叫作多替他人着想呢?我不知道自己所见所闻所想所言是否有少见多怪小题大做之嫌,但就我个人观点而言,孩子们的压岁钱该如何花还是从小养成好习惯的为好,无论您的家庭有多么富有千万莫要宠孩子。

文章引用自:原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