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城市印象房价互联网人文/历史伤不起文化我记录校园杂谈 |
分类: 一家之言 |
中国新闻网消息:吕丽萍日前在微博上转发一篇炮轰同性恋(同志)的文章,文章中某牧师以“羞耻”、“罪人”等词语描述同性恋,吕丽萍更写下“给力”二字予以支持,并附上“弟兄姐妹转起来”的评论,号召网友转发,旗帜鲜明地反对同性恋,在网络中引起轩然大波,很多网友表示要抵制吕丽萍作品。但也有不少网友表示支持。
同性恋作为一种性取向在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地得到承认、理解和尊重。美国已经有六个州通过了同性恋婚姻合法化法案,欧洲的大多数国家也都认同同性恋。就连比较保守的东方国家,如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也逐渐地理智地对待同性恋问题。当然,不理解和反对的声音也是相当多的,比如吕丽萍。
如何看待同性恋?我以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那怕是流行感冒。同性恋作为一种存在,自然有它存在的理由。在古老的中国,同性恋的历史一样的古老。春秋时期的卫灵公就喜好男风,男宠将吃了一半的桃子塞到他嘴里,他居然吃得津津有味;汉哀帝与其男友董贤形影不离,同床共枕,一次汉哀帝醒来,发现衣袖被董贤压住,为了不惊醒“爱人”,就用刀子将衣袖割断。汉哀帝还将御用品中最好的给董贤用,自己用次等的,甚至准备将帝位禅让给董贤。“分桃”、“断袖”是中国同性恋历史中的绝唱,到现代有了更厉害的“断背山”。
但是,存在东西并不是都值得提倡。同性恋毕竟不是一种正常的性取向,在中西方的文化中都不是主流。从东方传统文化来看,“一阴一阳为之道”,阴阳协调、对立统一是构成万事万物的基础,正如宋代理学家周敦颐所说的:“(阴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只有阴没有阳,或者只有阳而没有阴是不会产生变化的,不会产生万物,人类和自然都不可能得到延续和发展。在西方文化中,就连精神分析的鼻祖弗洛伊德也承认同性恋跟恋童症、暴露狂、恋兽癖一样,是一种病态的性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