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生气

标签:
城市印象两会人文/历史文化我记录杂谈 |
分类: 一家之言 |
- 您的文章《两会为何没有吵架声?》中因含有不适当内容,已被设置为私密博文。
- 我国的TV常常喜欢播放国外议会吵嘴打架的事,比如韩国、日本,比如欧盟。播音员总是带着嘲弄和幸灾乐祸的表情,像那次日本议员打架,有个女议员的衣服都被撕开了,播音员的声音顿时高了八度,神情亢奋起来。我不是讽刺TV,自从某个名播说了讽刺TV代表不了草根,更不能照汉青,我就时常注意和TV撇开,但总是撇不开。老百姓看了这样的报道也似乎找到了一种优越感,民主国家连开会都打架,那像我们开会这么彬彬有礼,这么和谐,这么喜庆!有一些痛苦也就此解脱了,即便昨天早上他刚刚喝一杯令人恶心的皮革奶,今天早上房子又被人强拆了,他也有理由高兴:两会开了!
真是有点儿乐不思蜀了。以至于很多委员连年像候鸟迁徙一样,一到这个时候就来了,来学习,来交流,来观摩,来吃饭,然后来举手。至于来的目的,本来就没有重要过,好像人民也没有重托过什么,委员中不少是莫名其妙地“被”上了,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更谈不上调查研究了。匆忙中胡乱地扯出了诸如“处女膜很重要”、“老公应该给老婆发工资”之类的闺中提案,有的干脆就来打酱油。
两会是干什么的,有人是心知肚明、心如明镜,有人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有人是难得糊涂,也有不少人是真糊涂,比如那个说自己代表了十几年、从来都是举手、没有投过反对票的大妈委员。西方的议员是选民选出来的,是代表选民的意愿在议会中争取利益的。史密斯(Smith)是代表铁匠的利益,库克(Cook)是代表厨子的,当铁匠的利益和厨子的利益与国家政策发生冲突的时候,史密斯和库克就要联合起来跟市长、省长、总统吵架;当铁匠和厨子之间发生利益冲突,史密斯和库克之间吵架也就在所难免,打一架也属正常,断不会自己一方的利益受到损害时还举手赞成,或者打酱油,那不是很“二”吗?回去以后肯定会被一群铁匠和一群厨子“捶”屁了。
中国委员不吵架也不打架,不是没有利益冲突,是因为犯不着吵架,也不会有选民追究。已经当上委员的大多是既得利益者,自然不会为草根说话,没有那么好的道德血液;委员中屈指可数、寥寥无几的草根代表自认为他们是代表人民利益的,而人民政府也是代表人民利益的,两者是一致的,所以不管什么提案、议题、政策、措施,都举双手通过,想都不用想,更不说吵架了。真正想吵架的,哪里容得你上两会,老老实实在家里打酱油吧。
中国从来没有人为集体的利益跟别人吵架,争得面红脖子粗,那会被别人说“犯傻”,不成熟。成熟的标志是不管有什么意见,哪怕恨得牙庠庠,当面都是彬彬有礼、面带笑容,背后使绊子,揣你一脚,插你一刀。
其实两会早已定下了基调,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和气为主,热闹为主,哪能吵吵闹闹,让外国人看笑话?所以委员们不吵嘴、不打架、不提案、不发言,或者一边打酱油、一边学习观摩,或者弄个花边提案搞搞笑,政府乐见其成,原本也没有指望你能弄出个鸟提案出来,神马都已经布署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