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50%以上,“三农”问题一直困扰着经济和社会发展。贫穷落后的责任不在农村,不在农民。建国以后,为了发展工业,建设城市,国家通过“剪刀差”的方式从农村拿走了大量的财富用于工业建设和城市发展。正是由于牺牲了农村和农民的利益,正是由于农村源源不断的输血,才使国家能够集中力量,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的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城市才得以发展,城市人才能衣着光鲜地幸福生活着。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革命时期农民兄弟朴素的理想和憧憬,城市人早已实现,而大多数农村直到上个世纪末,还住在土坯房中,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摸索。
该到了回馈农村,返哺农民的时候了。农业税的减免只是拨掉了扎在农民身上抽血的针头,表示我们不再劫贫济富了。事实上,农民已经无血可抽。
关注农村,关心农民不能仅仅停留在一年赏几十块钱的补贴,或者逢年过节送几袋米,几瓶油。事实上,众多的不平等依然存在,在医疗、社会福利、教育等方面,城市和农村差距仍然很大。这其中,教育的差距最明显,对农村的影响也最大。
农村的教育,从资金的投入,到教育资源的配备,根本没有办法和城市比。大多数农村学校的条件艰苦,而地方政府不闻不问。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小学的几百名学生,在老师李桂林、陆建芬的带领下,长年累月地在悬崖峭壁上爬上爬下的上学,感动了2008年的央视,感动了2008年的中国。十几年让学生爬云梯上学而无动于衷,没有改观,我想,在不痛不痒的感动之后,内心深处是不是有一丝的内疚、不安甚至耻辱呢?
农村学生在恶劣的条件下,十年寒窗,千辛万苦,眼看着就要出人头地了。谁料到,高校收费又一巴掌将他们打进深渊。大学学费,对于城市人来说,基本上能够应付,但是在农村,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很多农村学生为了上大学,债台高筑,毕业以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还清。这也就是为什么今年不少农村应届高中毕业生放弃高考,不上大学的原因。
不能让农村学生因为付不起学费而痛失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了。从感情上来说,我们欠农村太多,不能再亏待他们的后代了;从理性上分析,农业是基础,也是根本,而农业的发展,农村的稳定离不开人才,离不开教育。农村学生是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是农村的未来和希望。如果对农村学生放弃上大学的现象熟视无睹,听之任之,势必造成农村人才的断裂,农业发展也就没有了后劲,农业必将永远落后,农民也将继续贫困,鸿沟越来越大,矛盾越来越严重,最后会影响到国家的稳定。
因此,大学教育应该制定一个向农村倾斜的政策,当务之急就是免除农村学生的大学学费。这个问题一解决,一切问题迎刃而解。国家振兴经济的上万亿元投资能否拿出几百亿来支持农村大学生呢?事实上,在众多的投资项目里,对教育的投资是最具有长远利益的,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只是因为这种投资看不到当前的效益,看不到立竿见影的成果,看不到政绩,所以鲜有人为之。但是,作为一个真正为民谋福利的政府来说,应该有所作为,科学发展观不能停留在讨论上。
免除农村大学生的学费,是给农村一个希望,给农村孩子一个信心,也给我们一个抚慰心灵的机会。实在不忍心看到悬崖小学的娃娃们满怀信心地爬上崖顶的时候,发现前面无路可走。
感谢草根名博首页推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