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校园里的变态玩具吓了谁?

(2009-06-11 10:11:14)
标签:

教育

情感

人文/历史

文化

我记录

校园

杂谈

杂文/原创

分类: 麻辣教育

        校园里的变态玩具吓了谁?校园里的变态玩具吓了谁?

       

       很怀念滚铁环。

       

       上个世纪六、七年代的时候,滚铁环是孩子们的主打游戏,铁环人手一个,就像现在的孩子人人都有变形金刚,芭比娃娃一样。铁环是用一根粗钢筋,弯成一个直径约五十厘米左右的圆圈,农村家庭都不用做,将旧木桶的铁箍拿下来就可以玩。然后再用稍细一点的做成带钩的车把,钩通常是V形或者U形的。玩的时候用钩钩住铁环推动着向前跑,既有趣,又锻炼了身体,还能锻炼人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上学的时候,背起书包,拿起铁环,一路滚到学校。路上全是滚铁环的,浩浩荡荡。上体育课也是它,那时候体育器材少,体育课就比赛滚铁环,比看谁滚得快,也可以比谁滚得慢而不倒。技术好的还可以玩出很花样。

      

      

      八十年代以后,铁环渐渐地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大量的塑料玩具和电动玩具。随着住宅的高层化和人际关系的冷漠,孩子们都躲在家里,在地板上玩玩具,滚铁环的那种欢快的景象,那种欢声笑语,再也看不见,听不到了。

      

       玩具越来越多,开心却越来越少。

      

        近年来,玩具越来越西化,特别是受日本的影响较大。校园里充斥了大量的,充满暴力、血腥以及性的玩具。一款变态玩具狗熊,穿着比基尼,脚上戴着镣铐;一个布兔子,胸口被尖尖的胡萝卜刺得血淋淋的;一个包装盒装着的玩具女娃娃,打开盒子一看,一条腿断了,绑着纱带,脸上都是血。不要说小孩子,大人看上去都恶心、恐怖,晚上肯定要做恶梦。这样的玩具,到底有什么作用?设计者的目的是什么?

    

       玩是孩子的天性,是儿童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小时候没有玩好的孩子,长大了肯定有某种心理障碍或者阴影,挥之不去,影响一生。在我们的教育中,最缺少的就是这种玩的教育,玩的引导。在玩中学知识,在玩中学科学,在玩中学艺术,这才是教育应该努力所要做到的。

   

     而玩,则需要玩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玩具的设计者也是老师,也是教育工作者,同样肩负着教育的责任。追求利润无可厚非,但不能以孩子的心灵扭曲为代价,为成本。

真正不行,不如回到从前。找出铁环再滚起来,或者捡起家长丢弃的香烟盒叠三角。至少还可以听到铁环滚动的哗啦哗啦声,听到打三角的“叭叭”声,听到孩子们快乐的笑声,感受生命的律动。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