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电视台法制频道《新闻110》栏目报道, 2009年6月5日晚,长江西路一女子拿出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刺向跟在身后的一中年男子。经过派出所调查,该男子是女孩的父亲,从巢湖市到合肥寻找上网成瘾、离家出走,已经失踪两年的女儿。女儿不愿回家,拿刀刺向父亲的胸膛,喋血街头。
又是网络!如今沉湎于网络不能自拔的人有多少,没有一个正式的统计,对网瘾的定义也是含糊不清。但可以肯定的是,数目肯定不少,从遍及大街小巷的网吧通宵达旦的营业就可以看得出来。
实际上,数字统计没有多大的意义,对网络的谴责更是荒唐。就像一提到赌博就谴责麻将一样,麻将只是个道具,真的想赌博,可以在路边捡一几颗小石子或者几块砖头赌,难道要把石子或者砖头抓起来不成?
电视台的评论员最后说,在血浓于水的亲情和虚拟的网络两者之间,孰轻孰重,广大的青少年应该有个选择。这种评论同样没有实质意义,在没有陷入网络之前,亲情当然很重,谁都知道。一旦沉迷进去,就像吸毒上瘾一样,天王老子都不认,什么亲情不亲情!
网络之所以让人沉迷,自有它吸引人的地方;网络发展如此迅速,更是有它独特的魅力。不要说青少年,就是成年人也有不少沉溺其中。上班族哪一个不是一到办公室就打开电脑,登录QQ或者MSN或者博客,看看有没有人给自己留言、发表评论。
现实中的不如意可以在网络中找到慰藉,可以在网络中找到随意发泄的地方,而且是匿名的,别人不知道,这是网络最吸引人的地方。如果有另一种吸引力比网络更大的,人们肯定会放弃网络。天天趴在电脑前,几小时一动不动,脊椎间盘突出,眼睛熬得通红,也不是很快意。为什么官员很少上网,因为权力比网络更有吸引力;为什么古代的有些皇帝喜欢做工匠,当戏子,填词作赋而不愿意做皇帝,因为他觉得这比做皇帝更过瘾。
如果中小学的教育更有趣些,学生的负担轻一些;如果环境更宽松些,如果多一些宣泄的渠道;如果给年轻人多一些机会,创业发展;如果多一些休闲、娱乐、体育的项目。如果,如果我们所做的能够将眼光从网络中吸引出来,那么,宁愿用刀刺父亲而不愿回家的现象就可能会少一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