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彭飞
彭飞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594
  • 关注人气:9,25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大学    我思故我在

(2008-11-28 14:02:20)
标签:

人文/历史

文化

文学/原创

杂谈

分类: 一些往事

我读大学的时候,国门刚刚打开一点点,国外的各种思潮就迫不及待地从门缝里挤了进来,被思想敏锐的大学生迅速地捕捉到。一时间,校园里,各种“主义”满天飞。

其实,绝大多数大学生也就是赶个时髦而已,有个说话的话题,不至于人家讲什么什么主义,你干瞪着大眼。没有多少人真正能够沉下心去啃那些晦涩难懂的西方哲学。所以,大多是揭下漂亮的皮毛,做成华丽的外衣。这外衣尤其适合在谈恋爱的时候穿。康德的哲学,边都没有摸上,康德守时的故事都津津乐道。男生迟到了,女生就一个劲儿地数落:“什么时候像康德一样,拆个房子搭个桥,赶着来见我,我就高兴了。”男生只好装酷,长时间不说话,作思考状,女孩子急了问为什么沉默,男的冒出一句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吵到最后,男的吵不过女的,急忙搬出“对女人不能放下手中的鞭子”,尼采的,女孩也不示弱,反唇相讥:“老土,尼采是要你带上鞭子,趴在地上让我抽你!”。

存在主义流行的时候,“他人是地狱”这句话的使用频率就像我们的日常问候语“你吃饭了吗?”一样高。后来又演绎成其他的版本,如:“他人是地狱吗?”,“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他人是地狱,我就是天堂”,诸如此类的。萨特当时如果还活着,肯定是个学术超男,像易中天、于丹一样,天天拎着个书包,辗转于各大城市,向大家推销心灵鸡汤。萨特的这句最终弄得同学关系不睦,寝室气氛紧张,大家都像防贼似的相互提防,好像真的有人要在背后捅一刀。

后来又流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又有了很多新鲜词儿,像什么“里比多(性本能)”,“自我、本我”,“压抑”之类的。有一段时间,大家忙着分析谁谁有“俄狄浦斯情结(恋母情结)”,谁又是“伊勒克特拉情结(恋父情结)”。搞到最后,因为牵连到父母,弄得都要打架了,只好作罢。

我对弗洛伊德的学说情有独钟,尤其是有关潜意识的理论。理论描述的部分我懒得看,但是打的比喻我至今还记得:意识是人们心理活动中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是潜意识。潜意识好比一间大房间,意识就是与之毗邻的小房间;大房间和小房间之间还有一道门,有一个守门人,那就是前意识。潜意识中有很多可能是违反法律,违反道德和社会习惯的,有很多以性本能为核心的本能冲动,只有经过“守门人”的选择批准后才能由大房间进入小房间,成为意识,否则便是压抑。

弗洛伊德最终可能是害了我。我一直认为潜意识中都是乱七八糟的,所以拚命地压制它,不让它冒头,到“小房间”见人。所以一直是谨小慎微,每走一步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哪一次不注意让蓬头垢面的潜意识溜出来吓了人。但是长期不见人,人家也就当你不存在,而今的社会,年轻人厉害得很,80后女作家想和余秋雨一夜情这样的潜意识都能在网络里公开,还有什么潜意识需要压抑呢?适时地将潜意识的魔鬼放出来,吓唬一下,可以让别人收敛一点无聊的放肆。

但是我最终还是没有把魔鬼直接放出来,而是让它穿了个马甲,像弗洛伊德所说的以艺术的形式宣泄。我写博客,可能就是想让压抑已久的潜意识溜出来玩个痛快。

从大学到现在,我怀疑、思考了二十多年,而且并不怀疑我思想,所以足以证明我的存在。但除了我,别人却似乎无视我的存在。笛卡尔老先生,你的命题是否要改一下:我思考,还要让别人知道,我才存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