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北京延庆的“九眼楼敌楼”是万里长城中建筑规模首屈一指、规格最高的敌楼,最近在网上看到它经过几年修整,已经开发为“九眼楼长城自然风景区”,摘掉了“野”帽子,开始对游人开放。我2009年10月和老伴去过九眼楼,随即整理过去的照片发文回味分享。

九眼楼因敌楼四边各有九个了望孔(箭窗)而得名,它原本为正方双层建筑,历经四五百年风蚀人损,现在仅存一层。

敌楼建在延庆四海镇石窑村东南海拔1141米高的火焰山主峰上,与怀柔雁栖镇交界,经西大墙与箭扣长城、大榛峪长城(点击查看)相连。

登山路口矗立着“火焰山”石牌

延庆温度低于市内,十月底,树叶干枯落地,只有青苔还泛着绿色。

长城万古,岁月沧桑,当年碎石垒砌的边墙已难得一见原来模样。

发现脚下一块石头上面有字

散布在灌木丛中的残破敌楼墙洞
九眼楼上碑刻有二十多通,其中有很多古代军事家、诗人赞美它傲然雄姿和抒发壮志情怀的诗作,凸显九眼楼(古称火焰山楼)与其它众敌楼地位不同。

上面这个石碑是万历十九年(1591)任巡按直隶监察御史的吴礼嘉题写的《登火焰山楼》:
白云层里插危台,俯瞰穷荒亦壮哉。
万叠关山皆北向,九天灵彩自东来。
风清鼓角龙沙静,光闪旌旗海曙开。
仗剑高登霜气肃,欲凭火焰暖霞怀。

这碑上刻写着众多姓名,估计记载着当年的捐资人氏。
那天,攀爬一路未遇其他游客。放眼望去,只见远处山峦起伏跌宕,幽谷深壑间云蒸霞霭,独行其间,万籁俱寂,似乎有种穿越远古的幻觉。

敌楼内部宽敞豁亮,赫然一前敌指挥所。
九眼楼地处军事要冲,位于宣(宣府,今宣化)、蓟(蓟州,今北京)、昌(昌平)三个重镇结点,是内外长城的交汇处,在军事防御上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实为其它长城敌楼无可比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