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怀柔离城区不远,环境秀雅幽静,山水天然锦绣。在我的记忆里,自打有了开工作会奔郊区一说后,怀柔往往成了很多企事单位会址首选之一。继近20年前成功举办世界妇女大会非政府组织(NGO)论坛,又迎来了APCE,怀柔升级成了国际会都。退休后,会咱是不开了,但怀柔照旧常去,主要是转山看看那里的野长城。

怀柔界内古长城相对密集山区,行车沿途远眺,常可见峰峦巍峨间长城蜿蜒,然烽烟不再,令河山添彩,伴随悦目风景,给人一副好心情。
APCE开会那天,我原本去铁矿峪长城,结果进山后发现路路有哨,村村设岗,中途不时有村民告诫我“会议期间不要到处转悠,会议以后您再来”,相对偏僻的山乡农民其“国家大事”意识还是很强的,感动!继续行车到铁矿峪终于被警戒绳拦下,不让继续转山。婉拒客气值岗村民邀我同午餐,只在附近路边照了几张照片,即掉头奔了大榛峪长城。
下面前四张照片是在去铁矿峪的路上拍摄,而后为大榛峪长城照片。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
把我们的梦想带往天际......



放假、停产、限号、大风,天算人为“综合治理”,让北京的雾霾散去,天气和空气质量连续几天还算不错。
以下为大榛峪野长城的照片

大榛峪长城关口,敌楼左侧山壁上的城墙几近垂直,可想当年建造难度,见下图。





此地游人很少,长城至今仍保留着原始古朴的风貌。我那天进山后只看到一位70多岁的当地村民,家族在这里住了七、八代。他对我能在“会议”期间进山很惊讶,说:“不是开会了嘛,你怎么能上这儿来”?我想也许是基层干部在宣传布置上加了码。

山路边的柿子挂满枝头,高高在上,可望不可及。


山梁上形态迥异的城墙,宛若一件件精美的旷世艺术品,向过往的人们展示古代文明。




上图这座敌楼好像就是传说中北京界内保存比较完好的敌楼之一西大楼,海拔986米。



穿越时空,飞向未来,古老依旧,未来更好。

悠然漫步欣赏这些难见人影的野长城,您再看看下面网络照片上八达岭长城爆满的游人,感觉怎样?
现在我们看到的北京长城大多是明朝万历年间修复的,据称大榛峪有石碑记载了这一次浩大的工程:“山东右营春防军士三千名,内除杂流火兵四百名,实在修工军士两千六百名,奉文派修大榛峪,东接主兵工尾迤西二等边墙五十八丈五寸,内修便门两座,铁褁门四扇,又修匣光墩台起迤西二等边墙六丈九尺五寸。共墙六十五丈,底洞一丈六尺,收顶一丈二尺,高连垛口二丈,自本年二月二十日兴工办料,遵照原行如式修筑,於四月初八日修完,因记……万历四十三年(1615)四月立”。
算起来明年2015年正是大榛峪长城修完立碑500年,真是应该纪念,建议有关方面抓住机遇,筹办相应活动,宣传长城文化,保护长城古迹,促进当地旅游发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