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峪城长城位于北京昌平和河北怀来的交界处,它的主要看点就是上图这座被当地老乡称为“高楼”的烽火台,同时它也和白羊城长城一样同为当年的抗日战场。对外开放的八达岭长城最高的敌楼(烽火台)也就海拔800多米,长峪城的这个烽火台(有人叫黄楼洼烽火台)海拔1439.3米,是北京界内海拔最高的烽火台,站在上面极目远望,一览众山小,很有点儿成就感。

我和老伴08、09年两次去过长峪城,眼前这段崇山峻岭中蜿蜒的长城就是北京境内平均海拔最高的长城段,一直延伸能到几十公里外的八达岭。
据记载,侵华日军和中国军队在这一带曾经发生过惨烈的“南口战役”。七七事变不久,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接着日军以七万余人及大量的飞机,坦克,大炮进犯北京通往西北地区的门户——南口,中国军
队第七集团军所属汤恩伯的第十三军、高桂滋的第十七军等六万人沿南口长城一线阻击日寇,战线都在海拔千米的崇山峻岭之中,长达数百余里。这场激战从日军8月8日进攻南口,到9月1日中国军队撤出了长城沿线,历时20余天,中国军队阵亡33692人,伤亡日军15000人……
站在这些作为抗日战场曾经战火硝烟的长城面前,耳畔仿佛回荡着枪炮声和喊杀声,你会对“把我们的血肉,组成我们新的长城......”有更深地体会。
据说这附近一座山坡被命名为张树桢高地。当年时任国军第35军第72师第416团上校团长的张树桢率部增援汤恩伯部据守这一带长城沿线,与日军抗衡。在850高地激战中,张树桢亲自组织奋勇队,他脱去上衣,光着膀子,身先士卒,带领官兵向敌人阵地冲去。经过奋勇冲杀,夺回阵地。但张团长身中数弹,为国捐躯,战死在这片高地上。国民政府为表彰其爱国主义精神,特追赠他为陆军少将。新中国成立后,追认张树桢将军为革命烈士。这两年有人在那儿立碑纪念抗日英烈,不知道碑的具体位置在哪儿?下次去要看一看。

我们常见的长城敌楼大多是方形的,而上图左下方的这个敌楼却成圆柱形,我是第一次见到。那天爬上高楼已经两点多,没有时间再靠近它,小卡片机只能照成这样。

下面这张照片可见一座水库,水库下面是我们2008年第一次爬上高楼的出发地,自驾车可以停在那儿,山根下立着长城牌子(上图)。我是4年前去的那儿,不知道现在情况如何。

走水库边沿着山间的清泉小溪继续前行。

看起来当年为了发展这里的长城旅游,刚进山的一段道路休整过,很好走,后来不知何故,没有继续开发。来这里的游人不是很多,虽然那天是周日,我们上山的路上只遇到三队人马:第一拨倆搞摄影的俩男伙计,自述返回的路上想抄近道,结果走错路,多绕了近两个小时;第二拨是个大家族,老小六七人,一水户外运动装备;第三拨是从河北方向上来的四、五个民工,听说这里有高楼,提着一大瓶水拔腿就上来了,走得飞快。

爬至一座山腰回头遥望,远处那一泓清水泛着粼光,大山流淌出来的生命之泉汇集山沟,让这静卧的山野充满着灵性。

在高山上的一处平缓地带,立着分界京冀两地的界碑。

过了界碑,还要继续上山。

往高楼进发路途中看到的长城烽火台残迹。虽然登山的路很好走,但参照标志物不明显,容易走错,回来的路上老伴就误入歧途被我叫回。

时值深秋,那几天北京城里都是晴天,而这里刚刚下过雪,这一段路上还有雪。

穿过一片色彩单调的干枝杂木林,就快看到目的地了。

墙体上可见弹痕,从缺口处爬上高楼。



毫无遮拦的秋风,肆无忌惮肃杀高地,山坡上枯草遍布,颇有些秋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味道。抽空摆脱繁杂,至乐山野,心情大好。

山顶的背阴处还残留着积雪。

在山顶俯瞰长峪城长城。

中午开始登山,回到这座水库已经快五点,来回四个半小时。
半年后去了一趟河北怀来镇边城,想捎带再爬一段河北长城,过镇边城行驶了一段,看见路边有长城,就沿着山路朝长城方向一直走,居然把车开上了上次登长峪城长城时路过的一个高山电视差转站,形成了二上长峪城。由于不太会用数码卡片机,很多照片都照坏了,凑合留下点儿记录而已。

这个电视差转站建在位于河北界内海拔一千多米的长城边上。

漫漫长城,没有尽头,往高处远处走,天地更显寥廓。

这是看到的河北段长城。山野空旷,寂静苍凉,长城像一只沉睡的巨龙卧伏在山岭之巅。

山脚下河北怀来路边的长城已经和农舍融为一体。
以下是几张镇边城的照片:

具有四百多年历史的镇边城城门。当年镇边城与临近的长峪城、白羊城同为军事要塞,并称北京边关三城。

几百年前的老戏台子还在,估计不如长峪城村子里的老戏台利用率高。在长峪城,当地村民自己一直坚持定期演出“社戏”,城里的游客晚上住在村里可以观赏。

据说这是镇边城建城时栽的古树,活泼可爱的孩子们让古城透着生气。

在镇边城里看到的笔架山,巍峨连绵很是壮观,老乡说可以带我们去爬。
再添几张前几年在去往“边关三城”沿途中拍的照片:

第一次路过此地,塌方已经有一段时间,我们从路基下绕道。

半年后塌方更为严重,另有几处路段也有山石滚下散落在路上,我想这也是影响当地旅游的重要因素。

山间公路质量不错,但是山路崎岖驾驶尤需谨慎小心。


途径白羊沟一带风景宜人,沟边巨石上有些图案也蛮有趣。

三月份,潺潺山泉从石洞里流出(上图),而洞内依旧冰凌覆盖(下图)。


像不像远古时期的岩画?

这属于什么石头?

途径王家园水库看到抢险训练的工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