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读者这样评价《镜像》
对长篇小说《镜像》,当当网只有一条购书者写的评论,内容如下:“超级欣赏作者撰写思路的新颖,买来学习和借鉴。”其余都是默默好评。真是没有想到!

这是当当网上读者给《镜像》唯一的一条评论,看上去好像比较有品质。
比“质量不错,包装很好,印刷质量也好,正版”、“收到后很满意,推荐大家购买”之类要更具体,更走心。
非常不好意思,我不像别的一些作家,有权有钱。我没钱没权,没人来吹捧图书,我自己也请不起人来刷评论,所以购书者全都是不认识的真实读者,读者写的评论也都是真情实感有感而发。
虽然只有一条留言,但其他读者全都给的默默五星好评。
这次被请到苏州做一个讲座,期间,与一些文学同道交流写作经验时,也遇到了因为读过《镜像》而欣欣然地告诉我喜欢这本书的读者,确实有种惊喜感,成就感!
所以,一个作家最重要的还是要把作品写好。只要作品是真的好,即便人家不认识我,也没见众多媒体铺天盖地地宣传吹捧,但读过之后依然会由衷地喜欢。

以下是著名作家邱华栋老师扶掖式的精彩点评:
作家陈新在《知音》杂志工作了多年,我知道。《知音》是这些年办得非常好、非常有趣的一本畅销杂志。说它“有趣”,是因为我只有在理发店理发的时候,才读这本杂志。每次理发,我都要问理发店要这本杂志,理发师很快就给我拿来一本,而且,我是常常在各地出差的时候去理发,让全国各地的理发师给我理发。我发现,各地很多理发店,都有《知音》这本杂志,男的女的来理发做头发,很多人手里都拿着一本《知音》在看。就这样,出了理发店,我就再也没有看过这本杂志。
这是不是很有趣?我觉得很有意思。那么,《知音》的从业编辑和作者陈新,他的文风是不是要受到《知音》的影响呢?这是我脑海里浮现出来的一个疑问。
因此,陈新后来写小说,我以为是和《知音》上发表的那些或者曲折或者离奇或者要死要活以及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大有联系的。但等到我拿到他的新长篇《镜像》的稿子,还是吃了一惊,因为,这本书的文学品质非常突出,无论是人物还是结构,语言和叙述的技巧,都是非常“纯文学”的。
《镜像》,仅这部长篇小说的名字,我就觉得挺有段位的,其形式感特别强,已经挑战了难度。《镜像》之所以叫做镜像,指的是什么?既指的内容,也指的成长,还指的结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