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新长篇小说《镜像》故事梗概及师友评价

(2019-04-09 09:16:05)
标签:

陈新

长篇小说

《镜像》

故事梗概及师友评价

人民日报

陈新长篇小说《镜像》故事梗概及师友评价

 陈新长篇小说《镜像》封面

 

 

陈新长篇小说《镜像》

故事梗概

 

 

读《镜像》的前几章,也许会有一点困惑,王恩玫和袁倩,两个女孩的故事一章接一章地交叉着同步推进,却风马牛不相及。

这是作者傻啦?还是编辑傻啦?

但正是这个疑惑,能吸引人继续往下读,以探知二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关联。

《镜像》之所以叫做镜像,既指的内容,也指的成长,还指的结构。

小说由两组人物故事组成,而且两组人物故事各自为线发展。第一组人物故事,以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书写。第二组人物故事,则已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书写。

 

“哪个同学能回答军训的意义?”

威风凛凛的教官傲视训练场上一大片树桩般坐在小板凳上,正在接受军训前动员课的田家中学初中新生。

毒日当空,晒得蝉声扳命。

教官声音落处,满场静寂,只有蝉声汗流声鼻息声凌乱且无主题地变奏。

天似穹庐,辽远而茫然。

“我来回答吧!”

正在教官扫视鸦雀无声的那一大片树桩的时候,有一个人自告奋勇地举起手说。

那阵仗,恰似一截浑圆的乌木兀地葱绿。

说话者长得胖乎乎、黑黢黢的,他那肤色,真是生灵涂“炭”,活脱脱一个小李逵。

此人貌不惊人,声音却如同宁静中打碎一大块玻璃,尖利而扎心。挨着他坐的王恩玫心里充满了鄙视,觉得他是一个爱出风头的“颤翎子”。

“颤翎子”是四川方言。本指川剧中武将头盔上用野鸡尾巴羽毛所制的饰品。

这种野鸡翎子长约一米五六,武将上台后为展示英发雄姿,往往把这两根翎子抖出不同花样。陆逊火烧连营后便是如此,得意忘形之状令人生厌。因而,“颤翎子”后来被百姓演绎成了爱表现自己,爱出风头的男人。

每个人都有青春,每个人的青春都不一样。

然而,谁的青春不叛逆?谁的青春不迷茫?

王恩玫,是一个美丽聪明的女孩子,也发誓要追求美好,但豆蔻春初,懵懵懂懂,迷茫成长的过程中吃了不少苦头:军训动员课上,她便跟同学“黑无常”胡继勋开了一个玩笑,趁胡继勋站起尚未坐下之时,抽走了他的凳子,结果在他坐下的一瞬间,尖厉、惨烈且令人心惊肉跳的叫声,便把尚未真正意义上正式开始的军训,叫成了一锅粥。

摔个屁股墩儿就摔个屁股墩儿吧,爬起来,拍拍身上的灰尘 振作疲惫的精神,有啥大不了的。无非就是地面疼一下,屁股被按摩一下而已啊。但胡继勋这一下摔,不仅摔了个大屁股墩儿,摔出了同学们的欢乐和极不严肃的喜庆,摔肿了他那肥硕的“坐墩肉”——竟然还把左手臂给摔骨折了,成了折翅的孔雀。

原来,在“黑孔雀”屁股上的“坐墩肉”没有找到塑料凳子这张“案板”之时,身体产生了应急反应,便用左手去撑地,结果由于他长得太胖,他那坨如同煤炭黑的肥膘便沉重地把他的左“翅膀”给涅了一下。而且,涅的结果没有令他脱胎换骨,破茧成蝶,却变成了脱臼断骨,化汗为泪。

于是一棵没有品相的校草,挂上了串串伤痛的露珠。

“黑无常”呀,算起来,你跟阎王的关系最铁、最近,可你却连自己的一只“翅膀”都保护不了,你的功能怎么这么弱小呀?干脆我今后还是叫你“黑孔雀”吧,你“颤”得这么凶,时常开屏,叫你“黑孔雀”更贴切。

奇葩绽放,夺人眼球。田家中学初一(二)班,一下子就有两个人名变成了两个名人,一个是胡继勋,一个是王恩玫。而且是全校的名人……

 

自此,这个一心向上却懵懵懂懂名叫王恩玫的女孩开始走上厄运之路:

考试时不想作弊、没有作弊的她,却遭遇从天而降无辜的作弊之祸;

她想好好学习成为一个乖孩子、好学生,可每每事与愿违,以尴尬收场;

孝顺的她想靠自己的能力挣钱,给母亲买一个礼物,谁知却落下偷钱的嫌疑且有口难言;

她热心扶起一个跌倒的老太婆,又送饮料又给钱,却遭遇恩将仇报,被讹诈一大笔钱,且弄得被迫转学……

由浅入深的孤独,改变了一个好女孩的命运。

 

 陈新长篇小说《镜像》故事梗概及师友评价


陈新长篇小说《镜像》签售现场读者排着长长的队

 

而第二组故事的主人公袁倩,则因曾经遭受挫折而变得调皮且玩世不恭,无论对待学习,还是对待老师,大有破罐子破摔之势。

 

“又梦见你了,你孤独地被拴在简易的牛圈里,放草料的地方一无所有。这么热的天,你既没草吃,也无水喝,但你水灵灵的眼睛看我时只有渴望和亲切,无一丝怨愤。我的心蓦地好痛,泪流满面。在都市狼奔豕突,我遗忘你于贫苦的过去,多少年里,你却不时回到我的梦中,带我重归童真。我想你了,小伙伴黄牛。”

看到我爸写的这条微博,我觉得很可笑。你说你都是成年人了,还这么强拽着童年青涩的尾巴不放,还这么留恋童年的生活干吗?

童年时,我爸总爱嘲笑我一个人喜欢自言自语,认为我幼稚天真。其实,我爸写的这种内容的微博,难道不是自言自语吗?

看来,装腔作势的成人也有幼稚天真的一面啊!

我爸是贫穷与农事养大的汉子,身体里流动着乡野绿色的血脉,往事中的一草一木,一枝一叶,一禽一畜,总能让他心生温暖。

我承认,事物总是在回忆中才是最美的;可有时候,回忆中的事物也是残忍的。

当然,我是学生,要上微博是很困难的。虽然上电脑课时可以偷偷地上一下微博,但现在却是在上数学课呀!我爸所写的上面这条微博,还是我在课间十分钟偷偷上网看到的,而且是通过贱友洪仁涛的手机上的网。

……

看得出来,我爸内心是一个善良的人,如果不善良,他怎么会这么怀旧,怎么会在乎与一头老黄牛的感情呢?

那又或者他已经老了?不是说人上了年纪就喜欢回忆过去的英姿与勇猛吗?

虽然这则微博所包含的情怀,在那么一瞬间撞得我内心有一种疼痛,让我生出淡淡的、绿色的感动,但我却一直觉得,善良未必就好。比如牛,无论它是水牛还是黄牛,只要是耕牛,其实都是很苦的。

耕牛,劳碌一生,吃的是一把草,为别人耕田耙地,年老后却被人吃肉。运气好的,是死后肉被它的主人吃;运气惨的是老到不能耕田耙地时,被主人杀了吃肉,或者卖给牛肉贩子杀了吃肉。我爸曾是一个放牛娃,他一定曾被耕牛这样感伤而死时的一颗颗巨大牛泪,砸得心碎过!

虽然,耕牛就是农事中的一个关键词,农事又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关键词。但我觉得,有时候,好人的命运,就是一头耕牛的命运!

再有,人类社会的发展,难道不是弱肉强食吗?我们现在吃的粮食,吃的肉,在地球生命起源时,跟我们人类的起源是一样的,都是蛋白质团,然后孢子,然后单细胞生物……万事万物之间都应该有亲缘关系,可是我们依然在吃它们!

原因只有一个,就因为它们弱!而弱者多数善良,比如树们、玉米们、水稻们,你砍它们,吃它们,它们会还击吗?

又如猪、牛、羊、鸡、鸭、兔这些人类爱吃的动物,它们被吃,也因为它们弱,它们被驯养成家禽家畜后,性格温和,逆来顺受,更不曾想过要还击人类,这难道不是善良吗?

善良不善良,性格好与不好,不能看外表。那些长角的动物,看上去气势汹汹,但它们却几乎都是食草动物;那些外表柔弱,看上去温柔乖巧的动物,则几乎都是肉食动物。

不想再琢磨我爸这条微博的事了。我看了一下讲台上正讲得津津有味的张阆苑,心中有些不以为然。继而,悄悄地从书包里摸出一本书看起来。

这本书名叫《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唯一的长篇小说……

 

就是这样一个充满反叛精神、不受人欢迎的女孩,命运却给了她与她的行为截然相反的厚爱:她写作文嘲讽老师,老师非但没有责罚她,相反还嘉奖她;她抓两只肥硕的猪儿虫捉弄班主任,结果吓得班主任在课堂上哭,但班主任反而向她道歉;她本不想好好学习,但数学老师却鼓励她,激发了她的学习积极性,最终使她成了学科尖子,且取得了省级数学大赛一等奖的好成绩……

两个女孩子的两组故事,两者之间貌似隔之天壤,然而二者真实的距离,仅隔一道时间之墙——故事中的两个女孩其实是在不同的时空存在的同一人。

王恩玫是过去的袁倩,袁倩是后来的王恩玫。

按照现实的时间线,王恩玫在被迫转校之后,改名为袁倩了,并且遭遇了完全不一样的老师,因此有了完全不同的命运。而在小说的叙述中,两条线是交织在一起,同步推进的,因此形成强烈的对照。


陈新长篇小说《镜像》故事梗概及师友评价

 关于《镜像》的长篇小说文学讲座现场盛况


《镜像》采用了一种打乱顺序、时间切分并重新组合的叙述方式,让两个不同纬度的故事,隔着岁月之墙,机巧地穿越并交织到同一平面,不露声色地推进。扼腕难忘的回忆和触手可及的现实……两个不同时空的人与事,到同一个平面叙事、演绎,既立体又魔幻。

这种独特的叙述方式,能一边让故事立体起来,一边又让读者感受到不一样的阅读体验——两个故事看起来都是现实的,但却又让人疑惑和怀疑。袁倩真的就是王恩玫吗?或许,这个春风得意、事事如意的袁倩,不过是沮丧而走投无路的王恩玫产生的一种幻觉。

现实生活中,如王恩玫一样遭遇的孩子,太多太多,即便没有那么魔幻恐怖的遭遇,但大体的体验却是相似的——把孩子当私人物品的父母,不懂孩子心理而粗暴简单的老师,整整一代中国孩子,都在这样的多重压迫中成长。那样的疼痛,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或许,每一个这样的孩子,都会像王恩玫那样幻想——改名换姓,去重新遇到一个好老师,好父母,从此春风得意……

但,这仅仅只能是幻想。

《镜像》表面是一部青春励志长篇小说,一部关注当下青少年酸甜苦辣的书,能让人看到对中国教育时弊的针砭,以及青少年成长的疼痛。

但其实,《镜像》更是通过少女一尘不染无瑕的目光,对人格分裂道德沦丧的部分人及现象的打量和思考的书。

小说中,袁倩不过是王恩玫的幻象,所以,昔日同学相遇也不确定她的真实;所以,那条明明死去的癞巴狗,却又在老太婆的拐杖下重新死了一次……这一切都显示,结局中两人的“合二为一”,是梦幻式的,也是魔幻式的。

 

 陈新长篇小说《镜像》故事梗概及师友评价


陈新与《镜像》部分读者合影

 

《镜像》另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特点,是它的语言文字。在前期的叙述中,两条不同的线,用了两个不同的叙述视角。

对王恩玫,是全能的上帝视角,即第三人称视角。而对袁倩,则是第一人称视角。两种迥异的视角,除了将小说的两条主线更清晰地予以区分外,也使这两个故事给读者完全不同的理解:一边观察和呈现了当下生活中的欢乐与痛苦,善良与邪恶,另一边则从少女内心的自述,来呈现花季一代的心灵成长史。

王恩玫的故事,一直是全能而相对冷静的叙述,呈现了这个原本内心上进,却又有些运气不好的女孩,如何一步步陷入四面楚歌的。这种比较冷静的呈现,使故事更具现实意义,也更使读者相信,王恩玫的遭遇,虽然人物和故事是虚构的,但却具有“生活真实”性。

而袁倩的故事,从始至终都是用第一人称的视角在讲述,其间不乏夹杂太多情绪化的风格。这使得整个故事,都像是袁倩的自言自语,加深了故事的虚幻感,甚至可以理解为王恩玫在最后面对困境时,幻想出来的美好生活……

当小说写到最后一句,袁倩父亲的电话响了,来者,是王恩玫所在的田家中学的校长。对于这个结尾,到底该如何理解?

有人可能会理解为,当袁倩成为学科尖子,原学校的校长希望让她回去,以提高学校的升学率。也有人认为,这个结尾,恰恰暗示了王恩玫到了梦醒时分——袁倩的故事根本不存在,她还是那个在田家中学陷入困境的王恩玫,等待她的未来,不可预料……(上列部分文字,摘自杨不易兄发表于《人民日报》的文章:《《镜像》:是镜像,也是幻象

《镜像》其实也是一面镜子,既呈现社会百态,又使读者自我投影。

常识如此,我们对着镜子笑,镜子回报给我们的也一定是笑;我们对着镜子做出很凶恶的表情,镜子回报我们的,也一定是很凶恶的表情。

《镜像》的思想内核:无论是对社会、对孩子、对学生、对老师,还是对同事、对父母,对事业、对工作……我们都应将之视作镜子,都应该有面对镜子的心态,向其展示或者付出由衷的、微笑的、美丽的真心真情,而不敷衍、不虚伪、不凶恶。人人如此,那么我们生活的社会就会越来越美好!

 

 陈新长篇小说《镜像》故事梗概及师友评价


四川广播电视台为陈新长篇小说《镜像》做节目


陈新长篇小说《镜像》故事梗概及师友评价

《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是镜像,也是幻像》的文学评论,评价陈新长篇小说《镜像》


陈新长篇小说《镜像》故事梗概及师友评价

《文艺报》发表题为《成长小说有新意》的文学评论,评价陈新长篇小说《镜像》


陈新长篇小说《镜像》故事梗概及师友评价


《四川日报》发表文学评论:时间深处的爱与痛 ——读陈新长篇小说新作《镜像》

陈新长篇小说《镜像》故事梗概及师友评价

《青年报》发表邱华栋关于陈新长篇小说《镜像》的文学评论:时间深处的爱与痛

陈新长篇小说《镜像》故事梗概及师友评价

《华西都市报》发表题为《陈新<镜像>:独到的思路与成功的创新》的文章评论


陈新长篇小说《镜像》故事梗概及师友评价

《江西日报》:邱华栋评《镜像》,中国版的《麦田里的守望者》


关于陈新长篇小说《镜像》的相关评论以及新闻宣传:

1、《人民日报》:http://news.163.com/17/0627/03/CNTH694R00018AOP.html      原发《人民日报》的评论:是镜像,也是幻象——读长篇小说《镜像》有感;

2、作家网访谈视频:http://www.zuojiawang.com/html/tebietuijian/23271.html   陈新:《镜像》的文学与人生;

3、《文艺报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0612/c405171-29332198.html  成长小说有新意——读陈新长篇小说《镜像》

4、凤凰网:http://news.ifeng.com/a/20170618/51270997_0.shtml 陈新《镜像》:独到的思路与成功的创新;

5、《四川日报》:http://control.blog.sina.com.cn/admin/article/article_add.php  邱华栋: 时间深处的爱与痛——读陈新长篇小说新作《镜像》;

6、《青年报》:http://app.why.com.cn/epaper/webpc/qnb/html/2017-07/16/content_32829.html  邱华栋:时间深处的爱与痛

7、江西教育出版社:https://www.weixin765.com/doc/qtulonqf.html  陈新接受作家网电视采访 谈《镜像》的文学与人生;

8、豆瓣网: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247150/   四川广播电视台访谈陈新长篇小说《镜像》——无视镜像的人生是不完美的;

9、腾讯视频:https://v.qq.com/x/page/i0372k6sj0v.html   陈新:《镜像》的文学与人生;

10、中国文明网:http://www.wenming.cn/book/sptx/201706/t20170627_4313231.shtml  陈新《镜像》:是镜像,也是幻象;

11、中国作家网: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6/1215/c405057-28952859.html  陈新:《镜像》的文学与人生;

12、中国作家网: 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327/c405057-29890183.html   陈新:无视镜像的人生是不完美的。四川广播电视台访谈陈新长篇小说《镜像》;

13、《华西城市读本》:http://www.wccdaily.com.cn/shtml/szbcdb/20161014/14021.shtml  作品入选语文教材,南充作家陈新和他的《镜像》;

14、中国社会科学网:http://lit.cssn.cn/wx/xspd/201706/t20170615_3550459.shtml   成长小说有新意——读陈新长篇小说《镜像》

15、个人图书馆: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1110/21/48606585_702763010.shtml  陈新长篇小说《镜像》,独到的思路与成功的创新;

16、《南充晚报》:http://ncwb.cnncw.cn/shtml/ncwb/20161014/32940.shtml  陈新又推力作《镜像》受业界好评;

17、第一读者: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4OTU2ODMzOA==&mid=2247485308&idx=1&sn=983b7d604cb6c7ad3134ea972da325fa&chksm=ec2c6441db5bed57747a7d20025e398cea3a7c29f8967972e2dc2bb62161bf8db775b2b551b2&mpshare=1&scene=23&srcid=1208AcVGfHbJeVWbyg7SVgeo##    荐书 | 《镜像》,中国版《麦田里的守望者》;

18、中国作家网: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6/1014/c403994-28778490.html  作品入选语文教材,南充作家陈新和他的《镜像》;

19、中国作家网: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6/1009/c405071-28763517.html  《镜像》;

20、四川新闻网:http://nc.newssc.org/system/20161208/002073600.html  陈新接受作家网电视采访 谈《镜像》的文学与人生;

21、成都文艺网:http://www.cdwenyi.com/detail.php?cid=7&id=3982   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陈新长篇小说《镜像》出版;

22、四川作家网:http://sczjw.gov.cn/xinzuo/201812/101.html   《镜像》;

23、中文传媒网:http://www.sohu.com/a/158153305_177490  《青年报》刊发江西教育出版社《镜像》书评——时间深处的爱与痛 

24、《江西日报》: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6/1031/c404030-28820650.html   邱华栋:《镜像》,中国版的《麦田里的守望者》;

25、北京作家网:http://www.bjwl.org.cn/wwwroot/bjzjw/publish/article/657/61582.shtml  邱华栋:《镜像》,中国版的《麦田里的守望者》;

26、网易新闻:http://news.163.com/16/1028/01/C4E936HS000187VF.html  邱华栋:《镜像》,中国版的《麦田里的守望者》;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