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作明:《爸,我爱你》,从如何做父亲到如何做儿子

(2016-03-26 19:14:35)
标签:

陈新

爸我爱你

非虚构情感散文

 从如何做父亲到如何做儿子
——读陈新非虚构情感散文集《爸,我爱你!》

 盛京书评 作者:李作明 2016-03-26
李作明:《爸,我爱你》,从如何做父亲到如何做儿子


  感谢李作明兄为我的非虚构情感散文拙著《爸,我爱你!》所写的书评:《从如何做父亲到如何做儿子》!李作明:《爸,我爱你》,从如何做父亲到如何做儿子李作明:《爸,我爱你》,从如何做父亲到如何做儿子李作明:《爸,我爱你》,从如何做父亲到如何做儿子
  此书评刊发于今日之盛京书评微信公众号。
  此文作者李作明,纪实文学作家、诗人、记者。中学时代曾与邱华栋等一起被誉为“全国中学生十大校园诗人”。2006荣获《家庭》杂志轿车大奖而成为中国迄今为止唯一获得轿车奖的记者。刚刚写完的纪实文学书稿《回家:一个当代三毛从乞丐到明星的传奇》尚未出版就已被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独家买断话剧、音乐剧、歌剧改编版权,并被人民美术出版社改编为连环画,同时被黑龙江少儿出版社改编为儿童文学。李作明:《爸,我爱你》,从如何做父亲到如何做儿子李作明:《爸,我爱你》,从如何做父亲到如何做儿子李作明:《爸,我爱你》,从如何做父亲到如何做儿子
  自文学梦淹没我的中学时代起,李作明兄一直是我的偶像!李作明:《爸,我爱你》,从如何做父亲到如何做儿子李作明:《爸,我爱你》,从如何做父亲到如何做儿子李作明:《爸,我爱你》,从如何做父亲到如何做儿子
  李作明先生关于《爸,我爱你!》的高评《从如何做父亲到如何做儿子》全文如下:
从如何做父亲到如何做儿子

——读陈新非虚构情感散文集《爸,我爱你》

文/李作明

 

生活里,从来不缺华丽圣洁的语句表达母爱。其实天下的父亲们,更用包容、隐忍的心构筑着温馨坚固的巢。他们的爱无声却有力,长远且深邃!《爸,我爱你》全部由作者陈新本人第一手采访,一章一节都呈献出电影镜头般的动情画面。倾听15位名人生命中曲折感人的父爱故事,让我们身临其境,产生情感互动,在热泪中感悟父爱的伟大。

有一首流传很广的由台湾著名诗人席慕容写词的歌,叫《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只要在匆忙的生活中听上那么几句,我们就立即能够感受到来自父亲的爱缔造了我们骨子里的宽广、雄厚、刚毅与坚强;不论河一般母爱含义着多么深厚和真挚,其实都替代不了我们血脉深层里一代代薪火相传的伟岸、励志和崇高……这,也许就是父爱的伟大缔造。好了,现在刚好有一部书,不是用曲子,是用一位作家的经历和濮存昕、陆川、王宝强、谢娜、赵亮、束焕、黄渤、林永健、赵亮、王讯等十几位明星的亲历,来讲述这一伟大缔造的方方面面……归根结蒂,它告诉了读者在当代社会里如何做父亲、又如何做儿子()——这部书,就是知名作家陈新的纪实散文集《爸,我爱你》。

在成长的过程中,也许每一个孩子都不可能没有叛逆的经历,但所有叛逆过后经过时间与心灵的积淀之后,总会在父亲与孩子之间完成了一次更加牢固的情感焊接和深厚的骨血交融。当孩子如调皮的马驹在草原般宽广的世界上挣脱父亲的控制而恣意狂奔之后,不论他走了多远,他最终会发现,自己永远逃不出父亲的胸怀,永远抹不掉自己从足迹到心的历程中那日渐清晰的父亲的影子。这影子,会透过一份感激的泪水慢慢变形,成为他灵魂深处生死相伴、永远激励他成长的伟大背景。《爸,我爱你》这部书,用一个又一个明星和作家自己的亲历,详细地讲述了这个特别的成长过程。这个过程的描述,最为读者感到亲切,因为他们都会不约而同地因为这部书的这一点,发现了在众多明星身上的自己的影子,从而完了一次最"走心"的、最引发共鸣的阅读。这,也许正是《爸,我爱你》这部书最大的亲和力。

著名演员陈坤7岁时父母离异,从小没爹疼的他吃尽苦头,遭受同龄孩子的白眼。多年以来,他对抛妻弃子的父亲怨恨不已……18岁那年,他想证明自己的能力,想让父亲后悔当年放弃了一个优秀的儿子……27岁那年,在拍摄电视剧《双响炮》时,他捡到了一个孩子,取名"优优",他有了儿子。30岁那年,他才知道,父亲的爱,一直在陪伴着他和弟弟的成长。在自己也当上了父亲之后,在母亲断断续续的讲述中,他恍然大悟,自己多年来一直计较父亲抛妻弃子,却完全忽略了一份深深的父爱!著名演员孙红雷自小就不是个省心的孩子,上小学时,他以经常逃学和打架而闻名。在父亲的棍棒之下,他把身为哲学教授的父亲,视作世界上最恨的人。中学时,他疯狂地喜欢上了跳霹雳舞,经常逃课去跳……在离家出走三个月之后,父亲理性地接受了他的选择。高中即将毕业的他,为了专职跳舞而选择了休学,25岁那年,他在父亲的支持和鼓励下,顺利考入中央戏剧学院……

著名演员王宝强8岁那年,因看了一部名叫《少林寺》的电影,他萌生了到少林寺去学习武术的想法,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学会一身功夫后,要是父亲再要揍我的话,就用学来的武功反抗他!"16岁那年,他以少林寺俗家弟子的身份,去了北京当了"北漂",等待许久,却连演死尸的机会都没有。为了能吃上饭,他去建筑工地打起了零工,一天只挣25元。梦想破碎了一地,父亲却不准他放弃……20岁那年,他幸运地被冯小刚导演看中,出演了《天下无贼》中的傻根,"王宝强"这个名字开始渐为人知。父亲的教导,伴随着声名鹊起的他。父爱无声,却伴随着他,从籍籍无名,走到凤毛麟角……

上述的例子几乎在《爸,我爱你》这部书的每一位明星主角身上都能找到。我们终于知道了一个名不见经传却又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的一个秘密,那就是:爱父亲也许是先从恨父亲开始,当经历这种憎恨的洗礼过后,一份真爱和我们的成长一起在某一天里忽然"开窍"了!这一天,我们终于看到了父亲身上所散发出夺目的熠熠光芒,我们也从中学会了如何做一个父亲,也更自省也知道了自己应该如何做一个儿子……我想,这应该是纪实散文集《爸,我爱你》这部书的绝妙之处。

读了这部书后,我们终于知道十多位的明星及作家自己事业成功的背后,都不无例外地站着一位伟大的父亲。尽管他们面目不一,性格迥异,可他们对儿女的爱却是同一样地炽热而隽美。不论是作家还是演艺明星,不论他的成长多么辉煌,也不论他在事业的征途中走得多远,他的一切都离不开父爱这粒能使他的人生能量默默地得以发芽的种子!

知名艺人谢娜15岁那年暑假,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她,偶然地进入了四川师范大学影视学院读书,刚读了一个学期家中突遇变故,连学费都交不起。18岁那年,在半工半读中完成学业。在全国第五届推新人大赛中获得冠军后,她第一次接戏,却是打杂的……父亲劝她,"万事开头难。" ……22岁那年,加入《快乐大本营》,饱受争议和打击,父亲扮作"粉丝"给她打气。26岁那年,与初恋男友刘烨黯然分手。以泪洗面的她,在父亲再次假扮的"粉丝"的鼓励下,顺利走出失恋阴影。28岁那年汶川大地震,家中房子成为危房,父亲却骗她说,一家人住在"三星级宾馆",让她心无旁骛地参加赈灾演出。28岁那年出版了自己的作品《娜写年华》,在新书发布会上,才知道,多年来一直不离不弃地支持自己的"忠诚粉丝",就是自己的爸爸!

书中谢娜的例子,恰如其分地证实了一个成功的儿子、女儿,背后的父亲不断地像催发一粒种子那样让我们的梦想、我们的志向不断地生根发芽,不断地在我们最需要方向感的关键时刻校正了我们的人生。这也正回答了我们,在现代社会里我们应该怎样做一个父亲的大问题。当然,像身为锅炉工的李彦宏的父亲,用"冰棍疗法"疼爱儿子这一网络天才的事例,像濮存昕的父亲那种"儿子别哭,爸爸扶你站起来"的感人故事,像陈宝国在"雕鹰故事"中感悟另类父爱的传奇,像陆川的在父子之间的"克己复礼,频招谩骂"的另类故事细节中的真情实感……这部书,都从多个角度论证了"如何做父亲"的这一人生命题。

当然,在《爸,我爱你》这部书里,又有相当的笔墨直接或间接地回答了另外一个重要的人生命题:如何做儿子。

在作家陈新自己的人生中,不幸遭遇到了慈父罹患癌症,在医学无法治疗的情况下,他自学中医,自己亲自上山采药,为父亲治疗绝症,为父亲延长了几年的寿命……如果单纯用孝心二字来形容,也许还很肤浅,因为这个艰难的过程更是一个父亲情感深层交流的过程,更是陈新事业上积蓄成功能量的过程……有了这个过程,他才对父爱有了一层别人所没有的认识,才有了《爸,我爱你》这本书,才有了他后来事业的辉煌。其实,没有情感的人,不论他每天如何叫喊着努力,他都不会成功,因为情感丰富的人才是一个真实获得大智慧的人。陈新做到了在充沛的感情中丰富了自己的作家。所以我们读他的作品总是能体会到一种纳入心底的清新,"走心"的感觉牢牢地抓住了读者的兴趣。

当然,如何做儿子,书中明星们一件件的孝心之事做得明明白白,而一些明星的话也说得更直接明了。演员王宝强这样说:"到年迈的父母不易,每逢秋收季,我只要有时间,都会回家帮父母收玉米,锄地,干一些似乎与明星身份不大"匹配"却亲情秾稔的农活;每逢春节,我又带包拖箱地陪父母去国内外一些景点旅游。之所以如此,除了尽孝之外,我觉得人生最美好的事,就是向父母证明,我这个儿子没有白养!" 多栖艺人谢娜这样说:"我想起我家一贫如洗的时候爸爸自己做的所有家具,我不知情况问他为什么不去买,爸爸说自己做的家具对身体好。又问:为什么没有冰箱。答:最好的冰箱是四川的泡菜坛子,我们家有两个呀!曾几何时,爸爸总是用善意的谎言保护我们,让我们快乐,现在我们要好好保护爸爸,让爸爸快乐!"而国家一级演员、全国政协委员濮存昕这样说:"感恩父母给予的生命和养育,感恩这么多年朋友的爱护,感恩几十年的经历给我的锻炼……"

总之,从如何做父亲到如何做儿子,陈新的《爸,我爱你》这本书,都给了我们最好的回答。

作者简介

http://mmbiz.qpic.cn/mmbiz/zxrx81ibgzjoKCVcXZBVttC28yIS4OZ5ngM52k6Adt2z1ib3la7JaXasS2FToHTGteeWojAabTnkS0myVYJtt49w/0?wx_fmt=jpeg

李作明纪实文学作家、诗人、记者。中学时代曾与邱华栋等一起被誉为“全国中学生十大校园诗人”。2006荣获《家庭》杂志轿车大奖而成为中国迄今为止唯一获得轿车奖的记者。刚刚写完的纪实文学书稿《回家:一个当代三毛从乞丐到明星的传奇》尚未出版就已被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独家买断话剧、音乐剧、歌剧改编版权,并被人民美术出版社改编为连环画,同时被黑龙江少儿出版社改编为儿童文学。

李作明:《爸,我爱你》,从如何做父亲到如何做儿子

盛京书评: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ODQ4NzAwMQ==&mid=402665243&idx=1&sn=dd26efbbd92b3f5955b10a9e081ec266&scene=2&srcid=0326by1B8kxE68gVjWGmQVP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wechat_redirect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