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无意中看到一位上海老师对作家陈新《探海蛟龙》的评论,很有感慨。我从书架上取出这本书,再次回味这本曾经被《北京文学》头条刊发的力作。
“蛟龙潜匿隐苍波,且与虾蟆作泥和。等待一朝头角就,撼摇霹雳震山河。”在读完《探海蛟龙》后,这首诗依旧映在脑海。我仿佛看到了在深海中,中华民族如同一条雄伟的蛟龙,穿梭在美丽的海底景象中,我不禁为此骄傲。
是啊,这怎能不让人骄傲呢?三千米海底插上的五星红旗,五千米级的凯旋,七千米的辉煌夺目。“蛟龙”在一步一步地成长着;我国“下五洋捉鳖”的梦想也正一步一步地实现着。
当然,荣耀的背后也满含着坚信,我从书中翔实的语言里,看到了科学家们为了制造“蛟龙”所付出的精力和潜航员们为了潜入深海所做的努力。潜航员所进行的幽闭训练非常不容易,在小黑屋里关上十二个小时,这段时间中还掺夹着人为所制造的恐怖现象,要克服这些困难需要极大的勇气,这哪里是常人可以做到的?
我深深地敬佩着他们,他们为我国潜航实验奉献了太多,太多。我也从他们中学到了,要严谨、仔细地对待每一件事,尤其是小细节,不然会给别人造成麻烦。
书中除了写“蛟龙”的“成长历程”,还写了潜航员唐嘉陵与他的母亲杨秋云那令人襟然泪下的生活经历。
唐嘉陵自小父母离异,但善良的他选择陪在孤独的母亲身边,即使生活贫寒,日子过得非常艰辛,可他依旧对母亲不离不弃,事业有成后,也不忘哺育自己的母亲。他所送给母亲的那些补品,正是他孝心的体现。
而他的母亲杨秋云也是一名令人尊敬的女性,她坚强,有尊严,即使生活再苦,也不愿随便向人乞求施舍,而是靠着自己努力挣钱,去哺育她深爱的孩子。她对唐嘉陵的拳拳母爱,这如大海般温而伟大的母亲栽培出一位国宝级潜航员!
这对母子正体现出我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为生在这样的民族里而感到骄傲!
这本书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让我学到了很多,了解了中国所自主研发的“蛟龙”,还有那对令人感动的母子,他们激励着我,让我在任何时刻都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都要为梦想去拼搏。
尽管现“蛟龙”的深潜记录已名列世界前茅,但“蛟龙”依旧在继续尝试突破,向更高的层次进军,这也鼓舞着我,告诉了我: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希望“蛟龙”在未来的潜航道路上,渐行渐远,再次创造奇迹!
(该文网址链接:http://www.shsxzsyzx.com/160/52/55/20141216551375.html)
陈新擅写国家重大题材,行文洋溢家国情怀。《探海蛟龙》其架构虽是硬朗的尖端科技,但内容却又被感人之情所浸淫,能让读者从磅礴的气势中读得温馨连连.其场面宏大,妙趣横生,悬念迭出,扣人心弦,堪称报告文学的典范,被《人民日报》重点推介也就不足为怪了。
该书是中国第一部长篇海洋文学著作,是中国版的《海底两万里》;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科技与情感励志高度融合的海洋文学力作;是中国第一部融古代海洋传说与当代最前沿科技于一体的海洋文学;是中国第一部系统揭秘如异星球般神秘的深海海底之谜的著作;是中国第一部揭秘深海探测、保护以及深海资源开发前景的著作。《探海蛟龙》虽是一部纪实文学著作,但揭秘、探险、传奇、惊悸、励志、亲情、“异星”风景、科技预测等元素一样都不少。
更难能可贵的是,该书可称为青少年阅读的"海洋版《哥德巴赫猜想》,入选《中国儿童文学名家作品精选丛书》。
据我了解,《探海蛟龙》发表及出版以后,取得了一系列荣誉:
入选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选编的《2013年中国文学精选》一书;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度报告文学》;被中国作家协会和《人民日报》联合发布的《2013年中国文学发展状况》重点点评;被中国社科院和中国作家协会联合出版的“文学蓝皮书”《中国文情报告(2013-2014年)》卷重点点评;被《北京文学》杂志社与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联合推荐,入围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评选;被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市教委、市青保委、团市委共同主办,杨浦区教育局、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上海新华传媒连锁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办的“绿色悦读书香伴我成长”2014年上海市中小学生读书系列活动,评选进上海市中学生好书推荐榜,成为十本被推荐的中外好书之一。入编《2014年第三次大联考浙江卷语文试题》。
近日,又入选进豆瓣网《中国儿童文学名家作品精选丛书》序列,与冰心、金波、陈伯吹、洪汛涛、茅盾等名家的书排在一起,实在令人敬佩。
这是陈新自几年前的散文作品入选被《中国儿童文学名家名作典藏书系:散文卷》,以及自2002年散文作品入选北师大出版社全国小学《语文》教材课本,且使用至今后(系新中国成立以来,继郭沫若、巴金、流沙河、魏明伦之后,第五位文学作品进入全国《语文》教材的四川作家),再次荣幸位列名家之中。
陈新:
《知音》杂志首席编辑,青年编剧、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成都市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
先后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青年文学》《北京文学》《儿童文学》《海燕》《萌芽》《中国故事》《知音》《家庭》以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等报刊发表各类作品300多万字。
有题为《江凡》的散文入选北师大出版社全国小学《语文》教材课本,系新中国成立以来,继郭沫若、巴金、流沙河、魏明伦之后,第五位文学作品进入全国《语文》教材的四川作家。
![[转载]再读陈新《探海蛟龙》 [转载]再读陈新《探海蛟龙》](//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链接:http://www.shsxzsyzx.com/160/52/55/20141216551375.html
![[转载]再读陈新《探海蛟龙》 [转载]再读陈新《探海蛟龙》](//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再读陈新《探海蛟龙》 [转载]再读陈新《探海蛟龙》](//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