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第七期:秋天的铃声(组诗)
棉花
叫“花”却不艳丽
有花瓣却没清香
但,你有一个好听的名字
就像那个相貌平常的女孩子
像乡村里常见的女孩子
背着篓
领着弟妹
梳着长辫子
棉花,棉花
当我喊着你时
心里总有一股温暖
缓缓地顺着你的丝绒漫上来
心里总有一股温暖
就像穿着你做成的小棉袄
就像盖着你做成的大棉被
秋风最知道你的美丽
连阴雨最知道你的忧伤
阳光最爱看你的笑脸
你笑得那么美啊
比天上的白云更纯净
秋天是棉花盛装的季节
幸福在这个季节出嫁
棉花,是农民最漂亮的小女儿
是黄土地上生长的金枝玉叶
十月的阳光
这已是十月的北方了
我被四面而来的风挤成一个逗号
太阳掩去了大半年的热情
温暖而又温馨
夏日残留的余韵
一如攀延往昔的思绪
停留在窗前怀念故乡
有泪水深藏
窗外纷飞的落叶
照亮秋天的脸
时光是根拉不断的弦
树叶在倾听昨日的故事
你无意间抖落了指尖的心事
让它无声地在角落里坦白最初
所有的门窗都关闭着
唯有心底的声音在流动
我们回家
不知家在哪里
是否屋中亮着暖暖的灯光
早年遗忘采撷的青果
还在以守望的姿态
痴守着最初的高度
有人在走向远方
走了很远
再走
身后正洒满阳光
土地和家
家里还有地
有地就有家
地里种了玉米棉花和小麦
家里养着牛羊
还有鸡鸭
每个麦季
都惦记着回家
帮父母收割,晾晒
每年秋天
都会记挂地里的大豆玉米
雪白的棉花
有没有入了囤
一定赶在连阴雨前
帮父母摘下
家里有地,离家再远
都能听到很多家里的消息
电话里,父亲说
今年又多打了三袋麦子
娘也常常唠叨
今年棉花价不稳啊
家里有地,父母就不老
那块地里长着他们的希望
收获他们的喜悦
我是父母的孩子
那块地却一直
陪伴父母走过更多的年头
有地,家就在
有地,心就在
地是家乡的根
我是那根上散开的叶
开出的花
诗人创作箴言:
爱孩子,爱文字,从心底流出的文字永远不会失却天然和纯净。写儿童文学,送给孩子的是阳光,留给自己的,也是阳光。
编辑部推介词:
她在写每一句诗句、每一个词语,甚至每一个字符的时候,心都在颤动。她是散开的叶,叶恣情地绿;她是开出的花,花恣情地红,但她永远不离开家乡的根。
小诗人点评:
《秋天的铃声》一组诗歌无疑是属于大自然的,属于暖风、细雨、良厚的土地,自然它们是纯净的、朴素的、温馨与柔软的。一如棉花,是花朵也是果实,我们听到了绽放的声音的同时,也闻到了果香……
——苏笑嫣(辽宁省朝阳市第一高级中学三年级学生)
谢谢金本老师!
附:
《儿童文学》“诗路花雨”2010年策划方案
一、思考:
2009年之前,《儿童文学》创办了“魅力诗歌”展示活动,继而举办了“魅力诗人”评选、“魅力诗会”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10年需要有新的创意。
新创意的核心是:力举名人佳作;召唤新人新作。
二、策划:
(一)开辟“全景方阵”,由2部分组成:
1、青年团队
选择10位近几年涌现出的最具实力的青年诗人,每期推介一位。
内容包括:1、照片;1、创作箴言;3、组诗;4、编辑部推介词;5、小诗人点评。
2、名家团队
选择10位当今著名的中老年诗人,每期推介一位。
内容包括:1、照片;1、创作箴言;3、组诗;4、编辑部推介词;5、小诗人点评。
每期同时推出青年诗人、著名诗人各一位,对应编辑。全年共10期:1~5期,7~11期。
青年团队名单:李德民、王立春、张晓楠、莫问天心、王霞、侯泽俊、何腾江、魏捷、张绍民、娜仁·琪琪格
名家团队名单:金波、高洪波、徐鲁、王宜振、钱万成、张洪波、纪洪平、薛卫民、商泽军、邱易东
……
《儿童文学》“诗路花雨”专栏
200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