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孔子对做官的基本态度(下)——论语札记之87

(2008-04-07 01:33:26)
标签:

猛火煮学问

论语

学与仕

孔子

漆雕开

文化

分类: 十三经札记

文章摘要:孔子的人生态度是积极的,志在兼济天下澄清宇内,他不反对做官;但孔子又主张德治,主张在上位者应以身作则,于是势必要求当官的人要具备君子之德;如果不具备君子之德就去做官,孔子认为是一件不值得提倡的事情。

 

论语札记之87

孔子对做官的基本态度(下)

文/黄小孺

首先,孔子的人生态度是十分积极的,极少遁世思想,他从来不反对做官;恰恰相反,他和他的弟子们有感于当时礼崩乐坏、民不聊生的现状,为了拯天下苍生于倒悬,都很积极地入世做官或很积极地企图做官。兹引论语数条为证: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子曰:苟有用我者,朞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其次,孔子主张德治、礼治,而德治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在上位者要以身作则,因此孔子认为做官的人必须具备君子之德——仁。兹引论语数条为证: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第三,正因为孔子认为做官的人需具备君子之德,所以孔子反对自身修养不够的人做官。除上引数条外,小孺再引论语两章为证: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羔学未有成,德未有立,子路就让他去做官,孔子认为这一方面害了子羔,另一方面害了子羔治下的人民。

子曰:“三年学,而不至于谷,不易得也。”孔子认为学习了三年尚未有成便去去做官是一件很无耻的事情,所以他赞赏三年“学而不至于谷”的人为“不易得”也。

第四、结论:漆雕开认为自己的修养还不足以担当政府公职,应该继续加以学习、琢磨再出仕,这符合孔子的一贯主张,所以孔子很高兴他的这个学而不倦的态度。

 

小孺2008年四月六日晚十一点半至七日临晨一点半记于上海。此文并不长,不知道怎么不能一次性发出来,十分郁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