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发布微纪录片《能工巧匠》

标签:
纪录片苏州宣传片 |
是深圳制造业的基因和增长主力。40多年来,深圳各行各业涌现出一大批勤劳智慧的能工巧匠。为展现大国普通工匠的非凡能量,弘扬工匠精神,由深圳市总工会指导、深圳晚报制作的微纪录片《能工巧匠》,于4月26日起在深圳工会官方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深圳工会视频号、深圳工会Tik
Tok号、深圳Plus、深圳网易等平台正式播出。
据悉,该纪录片共八集,聚焦深圳八位能工巧匠,包括陶瓷花纸行业白色压花工艺的发明者、被誉为“工人院士”的核电专家、国内航天表面涂油工艺第一人。他们以执着、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追求专业技能的完美,创造了深圳制造业的一个又一个神话。
强大的制造业是支撑深圳经济发展的核心。如果说制造是深圳的根,那么匠心就是深圳制造的魂。
微纪录片《能工巧匠》精彩画面。
深圳市总工会出品的《能工巧匠》,是一部关注时代工匠情怀、技艺和精神的微纪录片。镜头对准了来自深圳不同领域的8位技能人才。生动体现了历经岁月磨砺的匠人独特的故事题材,如瓷器、心心相印、熟谙世事、心连心、新古艺术、中国心跳、硬核实力等。
8位能工巧匠是由深圳市总工会综合考虑行业突出性、人物典型性、匠人精神独特性等维度后评选出来的,如陶瓷纸调色师、国内首个航天手表上油技术专家、智能耳机专家、汽车维修专家、烹饪大师、设计师等。影片中,他通过故事主人公的自述,大谈技艺与传承,以真实质朴的视角为观众呈现了一个“一生只做一件事”的原创世界。

微纪录片《能工巧匠》精彩画面。苏州纪录片制作www.xinaoshi.top
与传统纪录片不同,《能工巧匠》摒弃常规视频拍摄的厚度和重量,每集主题故事时长控制在3-5分钟,内容精细简洁。特写镜头,聚光灯的使用,快速的剪辑和细腻的描述也大大优化了观众的视觉体验。
市总工会表示,工匠精神是工匠安身立命之本,也是社会品格和国家形象的光辉写照。《能工巧匠》中展示的八位工匠都有一个共同的亮点。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把什么都做到了极致。这种敬业精神值得社会的尊重,是当今社会最稀缺的品质。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市总工会创作了该系列纪录片,希望充分发挥培育人、教育人、团结人、引导人、塑造人的作用,推动工匠精神成为广大职工的主体意识和主流精神。
微纪录片《能工巧匠》第一集:失踪的瓷器
吕边芳:多彩陶瓷的编织者
今年40岁的吕边芳,2001年从老家来到深圳,进入国瓷永丰源。20年后,他从一个一无所知的门外汉,成长为公司花纸部副部长,劳模创新工作室领导。
她开发了20000种新的图片和配方,创新的陶瓷金属色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呈现不同的颜色。该颜色应用的系列产品在出口市场的销售额超过1000万美元,创造了行业流行色;参加过4次国家任务,13次国宴任务。在201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庆典上中央政府赠送给西藏政府的礼品瓷上,突破困难,改进了行业浮雕白工艺,使760万件吉祥甜杯如期交付给西藏人民,圆满完成了这一具有国家任务难度级别的项目,改进后的工艺突破了多年未解决的行业难题;2019年突破专色印刷38次(正常专色印刷2-12次),创新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因陶瓷颜色太多而无法实现的技术。
画
微纪录片《能工巧匠》精彩画面。
她的成功不是去读高中或者名牌大学,而是追求行业技能的完善和完美。追求完美的背后,是大大小小200瓶颜料的调配过程。通过《能工巧匠》第一集《失踪的瓷器》,我们也能感受到这样一个“多姿多彩”的女人,她的作品带给我们的是陶瓷之美。
她在片中说,“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在孩子的心里种下一颗陶瓷的种子。当它长成一棵大树时,我们的陶瓷行业将充满生机和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