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楚 汉 风 云 起 项 城

(2016-12-08 21:26:49)
标签:

龙乡神韵

文化五亩

特约稿件

传说故事

分类: 创作园地

      

——灵宝市五亩乡项城村项羽炒土为城的传说故事

杭荣贵

灵宝市五亩乡有个项城村,相传是项羽大破函谷关前驻军的地方。现在项城村村后土塬上的十亩地遗址,正是项羽当年驻军之地,留下了炒土为城的故事。这里记载着公元前206年前后,楚汉战争爆发前的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楚汉战争自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历时5年,是项羽和刘邦两大集团之间争夺封建统治权力的一场战争。可以说这场历史上著名的楚汉战争就是在灵宝市五亩乡的项城拉开序幕的。

项羽(公元前232―公元前202),名籍,字羽,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代表人物(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武将之一,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

秦末,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失败后,楚地义军分两路攻秦。相传公元前207年,项羽在巨鹿与秦军大战九次,击败章邯聚歼秦军主力;刘邦乘隙攻入咸阳。秦亡。依据楚怀王先入定关中者王的约定,刘邦欲称王关中(指函谷关以西地区),于是就派兵驻守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市),以防诸侯军入关。项羽于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平乡镇)歼灭秦军主力取得诸侯上将军地位,实力雄厚。亦率诸侯军40万、秦军降卒20万西进关中。中途,项羽恐秦降卒哗变,在新安(今河南蝇池东)将他们全部坑杀。

就在这时,兵探来报:通往关中的唯一通道函谷关已经被刘邦军队坚守,不许诸侯军通行项羽闻听大怒:刘邦村夫岂敢挡我乎?于是下令全军直扑函谷关而来。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项羽和刘邦的矛盾开始激化,函谷关大战在即,楚汉相争的第一次正面交锋一触即发。

函谷关因为深险如函,关在谷中而名震天下。秦国当年正是因为拥有了关中封土和一夫当关,万夫莫克的函谷关天险,才能够变革图强,逐渐强盛,从而不把周天子看在眼里,并对关东六国虎视眈眈,最终吞并六国,一统天下,问鼎中原。可见函谷关的地理位置至关重要。

如今刘邦虽说先入咸阳,自觉兵力悬殊,不敌项羽,不敢妄自称王,但称王之心早已有之。当然不会让项羽轻易入关,于是就派兵把守函谷关,并对守关将士下达了死命令:凡放进诸侯兵士入关者,杀无赦!守军将士凭借天险,只守不攻,任凭项羽军士叫阵攻城,就是坚守不出,连续几天如是而已。看来一时半会很难突破汉军防线。于是项羽就派当阳君率兵在关外扎营叫阵。自己亲率大军沿着弘农涧河东岸向南进发,以寻求新的突破。当时的弘农涧河水域宽阔,越往西南水势越急,正当项羽大军行至今项城村时,发现河对面的庄里村柏树疙瘩上驻扎着刘邦的军队。项羽这才明白:看来刘邦村夫早有准备,我等南行也是枉然。于是项羽便下令停止前进,就在此地安营扎寨。今项城村后的那一片平地就成了项羽大军的营地。

安营扎寨的第二天,项羽就召集范增、英布、黥布、蒲将军等人议事。大家一致认为,为了驻军的安全,当务之急是要建造城墙工事,以防对岸汉军的偷袭。但是,大军驻地本是清一色的黄土,如果要采石筑城,得到东南龙凤山上去采挖,这样需要花费太多时日和劳力,何况他们并无久住此地的打算。于是项羽就召集谋臣将士和当地百姓中的智者,一起商讨建造城墙之策。百姓中有一智者说道:此地黄土夯成的土墙,不甚坚固,遇到雨水,容易流失甚至垮塌。可是如果把黄土炒熟变为白土,用村南小溪之水浸润,加入当地富有的一种石粉和用小米熬制的汤汁,垒土夯实建成的土墙就会坚固无比。于是项羽当即下令,就地取材,挖土、炒土、磨石粉、熬米汁、垒土夯墙,大干起来。他们为了检验土墙是否坚固,就在头一天夯好的土墙上浇水,水渗不进去的即为合格,否则就要重新再来。就这样不到几天功夫,一座用炒土夯成的城墙赫然而立,这就是著名的项城。项羽驻军在此处休养生息,伺机西进。

且看对面刘邦守军,背靠巍巍秦岭大山,镇守的柏树疙瘩,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只是据险御敌,兵马粮草和饮水都很困难。于是就演义出刘邦在此遇神仙赐聚宝盆相救的传说。说是就在刘邦驻军粮草将绝之时,有一天傍晚,一将士捡到一个瓦盆,就用来给牲口喂料。奇怪的是第二天早上发现,牲口吃了一夜,瓦盆中的草料一点也没有少。将士觉得奇怪,就再试用一天,仍然如此。这才禀报刘邦,刘邦大喜:此乃天助我也于是下令将士严格保守秘密,并不断地从盆中往出取粮,以解决汉军粮草问题。后来刘邦守军不敌项羽大军的进攻,兵败撤离之时,慌乱之中将此盆埋在一棵扭头向东的柏树下,以便今后找寻。可是到后来刘邦建立西汉政权后,派人再来此地寻找的时候,这个小山头上全是一样的扭头柏树,无法找到那个救命的瓦盆。后来当地百姓就在这个柏树疙瘩上修建了刘邦庙宇以作纪念。便有了古柏汉庙的著名景点。

相比于对面的刘邦守军,项羽驻军却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且看这项城驻地,地处弘农涧河东岸,背靠周家塬、吕家塬,土地肥沃,人口密集。北连虢镇,道路交通十分便利,南边是伏牛山脉之首的龙凤山,村南一条小溪,流水潺潺,风景宜人,缘溪东行,更是十步一滩,步步有景,直到雾雨崖。这里崖高流急,高崖上部细流如瀑,中部巨石突出,溅瀑如珠,珠散如雨,雨漫似雾,弥天而降,蔚为壮观。因为项羽驻军于此而成为著名灵宝八大景之一——项城暮雨。清代曾任灵宝知县的初元方有一首诗曰:荒村名以愤王标,星厄寒流锁寂寥,不尽重瞳垓下泪,至今洒作雨潇潇。(史载项羽系重瞳)。说的就是项羽曾经在此驻军,而后在鸿门宴上错失诛杀刘邦的最佳时机,而留下千古遗憾的故事。时至今日,暮雨崖下的巨石上,镌刻着明代天官之子许倓所题:玉江泉三个大字。雾雨崖下行五百米处有一水潭,潭上有一巨大的弘农砚石,石上镌刻着冯玉祥将军所题:青玉峡三个大字,字迹清晰可见。这些都为项城暮雨增添了深远的文化的内涵和历史价值。

话说项羽心想:刘邦村夫并非我等对手,目前只是据险坚守而已,况我诸侯大军刚刚大破秦军,兵马劳顿,正需要暂时休整。于是出现了楚汉两军隔河对峙,互不主动进攻,看似风平浪静的形势,其实正在酝酿着一场暴风雨般的大战。

此时项羽除了每日操练兵士之外,还经常带领将军们打马东岭,蹬塬头以观察形势。一日他们来到暮雨崖上,将士们登高远望,巍巍秦岭气势磅礴,犹如巨龙西去;俯瞰脚下潺潺小溪风景如画,正如银带东飘。此时此刻,项羽哪里有心思欣赏美景,只见他面无喜色,神色凝重,他的心里又在想什么呢?还是范增最了解项羽心思,便自言自语道:脚下乃是伏牛山地,对岸就是秦岭山脉,一条弘农涧河,正是两大山脉的分界,我等今日遇汉军所阻,蜗居于此,岂不如伏牛一般!项羽闻听,横眉直竖,怒睁重瞳,独自打马回营而去。众将士不敢怠慢,一路跟从回到项城营地。项羽下令全体集合,为全军将士做了一次慷慨激昂的动员讲话:以我等诸侯军之强大声威,岂能让刘邦村夫拒之关外?明日辰卯之时,由英布率20万大军,渡河攻打对岸刘邦守军;命当阳君率20万大军,向函谷关发起猛攻,两线联动,全力突破,挺进关中,势在必得!众将士群情激昂,振臂高呼挺进关中,势在必得!后来人们把项羽打马东岭的那面坡叫做霸王坡,把项羽训话的高台叫做霸王台。如今我们来到项城遗址,看到那个高台仿佛依稀看见楚霸王血气方刚英武潇洒的风采。

公元前20612月,项羽率40万诸侯大军攻破函谷关,进驻鸿门(今陕西临潼东),可说是初步把握了楚汉之争的主动权。而当时刘邦军不足10万驻守霸上,自料力量不敌,便竭力拉拢项羽的叔父项伯请为调解,并亲赴鸿门宴,表示诚意,动摇了项羽的决心,楚汉大战才没有立即爆发。鸿门宴项羽的仁慈之心给刘邦留下发展机遇,给自己留下了终生遗憾。

随着几千年岁月的风蚀雨化,如今的项城只留下了一片十亩地项城遗址,它和项城东北土塬的霸王坡一起,在诉说着当年西楚霸王的故事。灵宝市五亩乡炒土为城的项城传说,项城暮雨的著名风景,还有隔河相望的古柏汉庙,都是楚汉相争历史风云的记录,项羽驻军项城炒土为城的这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正是项羽大破函谷关的前奏和著名历史事件鸿门宴的序幕。

这正是——

弘农涧河能作证,

楚汉风云起项城;

暮雨崖飞重瞳泪,

古柏岭存高祖风。

大破函关楚势旺,

祸避鸿门汉运生;

霸王别姬乌江恨,

刘邦称帝咸阳城。

如今灵宝市五亩乡水泥石资源丰富,项城、五亩、宋曲一带涧河两岸露面厚度20余米,储量约400多万吨。灵宝市水泥厂、金城水泥厂带动了采石业、运输业、餐饮业的蓬勃发展。想必一定与当年项羽大军在这里磨石粉、炒黄土、垒土为城的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本文是由杭荣贵根据五亩乡文化站和项城村两委推荐的民间人士口述,综合有关文献资料整理创作而成的民间传说故事。本文共计3400多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