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璧山知县黄在中的璧山八景诗与璧山四季诗
(2019-11-30 21:47:49)璧 山 八 景
——摘自同治四年《璧山县志》卷首 图籍八景 第九页
觉院夜雨
在治西金堂寺殿前,一石方四尺,每夜液出如雨。
东林晓钟
县西五里东林寺后里许,有岩名狮子,夜半听之恍若钟声。
圣灯普照
县东四十里圣灯寺后,有岩夜半光芒四射如灯,今不复见。
茅来仙境
县南二十五里普泽庙后,有岩,中有洞,相传大觉金仙与神同入,洞门遂闭。今迹犹存。
凉伞云遮
县南一百里登云坪东隅,山半一小石戴一大石,如伞形,云气常覆其上。
金剑晴雪
县东十五里,山形如剑,层石色白,久雨欲晴,遥望若雪。
虎峰马迹
县东南二十里,叠嶂卓峰形似虎,上有马迹,相传川主神逐虎行空所履。
石泉凝脂
县南八十里,山半大石中泉流如饴,渐远凝结如脂。
璧 邑 八 景(诗)
邑宰黄在中,字公瓒,宜春人
——摘自同治四年《璧山县志》卷十 艺文 七律 第67-69页
觉院夜雨
禅关昼永万峰晴,夜静鼓钟带雨鸣。
学士吟馀疑滴漏,山僧定后恍闻声。
晓云渡柳花犹湿,宵火穿簾月失明。
数卷婆罗谈入妙,千秋礎润璧江城。
东林晓钟
密树疎烟停暮鼓,倚云傍月访东林。
招提不是人间路,梵语如闻天地心。
莲社荒凉存古碣,柴扉寂寞啟洪音。
野猿睡起鸦飞急,惊破寒窗晓梦沉。
圣灯普照
危峦石火辟何年,变幻如荧照大千。
雨霁三更松弄影,风披万井柳拖烟。
梵堂鹤認长明处,空谷莺啼不夜天。
皓月皎星簾外白,流光暗室肯薪传。
茅莱仙境
茅莱殿阁接蓬莱,万树桃花匝洞开。
仙女翱翔龙卧稳,神翁隐见鸟飞迴。
山前山后朝还暮,云白云红去复来。
惟有道人同野鹤,年年长此护苍苔。
凉伞云遮
华盖高擎出上方,神针鬼线丽天章。
云呈五色千层碧,雨洒群珠一片黄。
古树招摇旗作队,远山罗列马成行。
居中似有峩冠者,笼罩乾坤日月长。
金剑晴雪
秀峰遥落青天外,雾锁烟笼璧水滨。
剑气春城宵雨瘦,金光云汉晓晴新。
红轮遐迩明于火,白石低昂色是银。
隹境直须高士卧,野田芳草丝铺茵。
虎峰马迹
翠巘嶙峋古寺东,扪萝天半得相通。
花开蛱蝶清宵露,树吼狻猊午夜风。
岭外鹤归僧入定,云间犬吠马行空。
当年浪说神驱虎,万叠巴山一望中。
石泉凝脂
瀑溅珠岩百丈垂,清心静质少人知。
琼浆坠月寒融日,玉露经霜冷透时。
涧底鱼惊凝琥珀,石边狐骇碎玻璃。
三春不解馀香腻,化作醇醪到海涯。
璧 山 四 季 诗
邑宰黄在中,字公瓒,宜春人
——摘自同治四年《璧山县志》卷十 艺文 七律 第69-70页
青萝碧草绚朝霞,忙杀桃花与李花。
是处儿童怀笔砚,相逢父老话桑麻。
隔隄杨柳黄莺树,旧日楼台紫燕家。
江上晚来春雨足,助人呤兴几声蛙。
夏
紫陌飞虹宿雨收,睛峦如画晓烟流。
蝉声断续垂杨度,萤火高低茂草留。
千亩稻粱半食鹤,一溪蘋藻尽浮鸥。
南风野老青阴下,鼓腹携筇物外游。
秋
千山明月掛高松,几处寒蝉动暮春。
鸿雁晚来稀白露,杜鹃老去怨丹峰。
城头细雨留笛,院角凉飔送晚钟。
禾黍離離秋色好,黄花古道又经冬。
冬
玉露山城冻未开,朔风庭院放寒梅。
牧童牛背穿云出,樵子竿头带雪回。
织尽机丝灯影瘦,吟残蟋蟀鼓声催。
柴门乐事村酤熟,儿女争称祝寿杯。
注:
2. 同治四年《璧山县志》卷(首)载《璧山县志原叙》,落款为:乾隆七年(1742)岁在壬戌夏五,赐进士出身、文林郎、知重庆府璧山县事、加一级、记录三次、秀江黄在中书。
3.以上说明乾隆七年(1742)版的《璧山县志》是时任知县的黄在中纂辑。
4.同治四年《璧山县志》卷六,职官,知县,第四页,黄在中,江西宜春进士,雍正十三年(1735)任(下任冯汝宽乾隆八年接)。
湖北潜江 南门外左家台 左代华
二0一九年十一月三十日 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