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古县上治村左氏、洪洞县苏堡村及范村左氏记
(2019-02-02 11:50:04)
寻访古县上治村左氏、洪洞县苏堡村及范村左氏记
洪洞县大槐树,是明朝洪武初年中国北方重要的移民集散地,至今650多年的时光过去了,但始迁于洪洞县的各姓氏后裔,对故土的追思和怀念已根植内心深处。“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
左氏作为一个古老而高贵的姓氏,其源流可追溯到4700多年前的左国。到了洪武初年,左氏与各姓氏一样,从洪洞县大槐树分迁到华夏各地,其始祖迁于洪洞,有家谱记载或口传的地区,就包括了河北大部、河南北部、北京市、山东省等地的左氏。
我个人有两个观点,供大家参考:
第一、洪洞县大槐树只是移民集散地,不是各姓氏的祖居地。
位于官道旁、广济寺边的大槐树,只是官府为移民所设的一个办公地点,官差把洪洞县及周边的岳阳(今安泽、古县)、浮山、沁源、长子、临汾、霍州、蒲县、翼城、吉县等地区的移民集中在此,派发路条、发放路费、分发农具或生活用品、指定移往何处,然后再由官差分批强制押送到移民目的地。
第二、洪武初年,洪洞县及周边地区就有如此多的左姓,被迫移民到中国的北方地区,说明那个时期的洪洞县及周边地区(安泽、古县、浮山、沁源、长子、临汾、霍州、蒲县、翼城、吉县等)的左氏兴旺发达。也就是说,在洪武初年时,洪洞及周边地区的左氏已经在此繁衍生息了数百年或上千年,才可能在洪武初年有一定数量的人口移民。
作为左氏族人,理清洪洞县及周边左氏的源流,一直是我关心和追溯的一件大事。近年来我经常登陆国家图书馆网站,反复查阅并搜集整理明、清、民国初出版的《洪洞县志》《岳阳县志》《安泽县志》《浮山县志》等古籍中有关左氏内容的记载,并于2015年12月10日到洪洞县寻访左氏族人(见“浅述洪洞县左氏情况”一文)。但遗憾的是至今为止,仍未弄清洪洞及周边区县左氏源自何处。但我坚信,随着科技的发达和左氏族人之间日益频繁的交往沟通,一定有更多的源流信息出现,总有一天,洪洞左氏的繁衍历史和血脉渊源,会清晰于世,将更加利于左氏大家庭的团结,促进左氏家族和社会发展。
以下,是我2019年元月22日赴古县上治村、洪洞县苏堡、范村寻访左家村的情况汇集,归纳于此,为左氏后人寻根溯源提供线索。
2019年元月22日10时,按手机高德导航,驾车至石壁乡的左村,左村村委会孤独的坐落在大山深处,周边无住家。折返回“院子里自然村”,村民回答说这里就是左村,但此村从来没有左姓,听说古县南垣乡有左村(佐村)和左姓。
11时,驱车到达古县石壁乡上治村。
据民国四年(1915)《新修岳阳县志》 (注:今安泽县、古县在1914年前名岳阳县,1971年8月,古县才从安泽县独立出来) 记载了清朝的20几位左氏人物,全部是岳阳县上治村(今属古县)左氏。
如:由附贡任训导左天成和左天福;
附贡左世珍、左逢原(天成之子);
宁武教谕左世焕;
山东巡检左逢纶;
从九品官员左世英、左天爵、左天骥、左逢宽、左天麟、左天祐、左逢熙;
都司左天祥;
封赠昭武都尉的左时杰和左世英(时杰、世英、天祥为祖、父、孙三代);
义行人物左时泰;
义行人物左世安(时泰侄),诰封昭武都尉;
文苑人物左天锡;
节孝人物左时俊之妻段氏;
节烈人物左逢容之妻赵氏;
艺文志还收录了左天福所撰写的《周邑侯教泽碑》一文。
县志中记载了如此之多的上治村左氏人物,说明在清朝时上治左氏枝繁叶茂、人才辈出,按发展规律和趋势,如今上治村的左氏人数一定有数百上千。但现实情况令人难以置信,上治村左氏如今只有一户半人家。
在上治村生活了一辈子的左氏族人、今年85岁的左学功先生说,现上治村只有他和另一户左氏住家。左学功先生因出身“富农成份”,在上世纪的“三反五反”“反右”“文革”等历次运动中屡受冲击和磨难,故一直没有结婚的机会和条件。
令人欣慰的是,如今,左学功先生虽年已古稀,但身体硬朗,政府每月还有500多元的补助金可供他安度晚年。
左学功先生识文断字,他还介绍道:在1947年时的上治村左氏有近200人约20多户人家,有的一户就有10多口人。听先辈口传,上治村左氏系从洪洞县苏堡村迁来,到他这一辈是第五代。
2019年元月22日12时,来到苏堡村,有路人指引我找到了现龄94岁的左培棣先生,这位高寿老人,能清晰地回答我的问话,并且能用钢笔写出自己的名字。据介绍,苏堡左氏从附近的范村迁来,到他是第十二代。左培棣先生育有二子四女,大儿子左秋林今年67岁,小儿子左小林今年65岁;孙子左飞飞(秋林之子)今年32岁。苏堡村左氏主要是他这一支,共有四户10多口人。
据民国六年(1917)《洪洞县志》卷十三人物志(下)第54页记载:清,左元利,苏堡人,国学生,性慷慨,见义勇为,尝于逆旅见行人乏资辄解囊助之,亲族贫乏者或代完其婚嫁。至设义塾,捐义塚,出资助饷,施粟赈济,种种善举,众口乐称,易箦时(病危时),犹以行方便积荫功为子孙训。
2019年元月22日13时,来到洪洞县曲亭镇范村。
范村位于洪洞县县城东南不远处,明曲高速公路东侧。范村虽名为村,但破旧无序的老街和集中建在一块的成片农家院落,让人感觉到范村有一定的历史底蕴,可能是洪洞县明清时期的一个集市或商贸重镇。
据雍正九年(1731)《洪洞县志》卷之九艺文传第48页,廪生张为旉的文章《明儒三左先生传》记载:
左氏仰山先生(左世嘉,字济美,号仰山),邑之朝贤坊人,明万历间岁贡……
性余先生(即左立功),仰山先生长子也,由乙榜历官永平府同知……(另,本版县志卷之八杂撰陵墓第6页载,同知左立功墓在县东北五里)
完初先生(即左立德) ,仰山先生次子也,甫弱冠,补邑学弟子员……
洪洞县明清时的朝贤坊,是现在的哪里呢?据雍正九年《洪洞县志》卷之一、都镇第17页记载: 朝贤坊,统里九——姚、张、范村,师圹、栢村,韩逻、上名,上下张石,上下内开,吉恒。也就是说“朝贤坊”大约在今洪洞县的曲亭镇范村一带。
据范村69岁的左胜娃先生介绍,范村全村有近5000村民,而左姓约有15户过100人,主要集中在范村的8队和10队。没有听说过范村左氏有家谱。
五 手机高德地图导航能搜索到的带左字的村名
1.洪洞县:左木乡,左家沟村,左南村,左北村,左壁。
2.安泽县:左家庄,左北岭。
3.浮山县:左家坡,佐村村,佐家沟村。
4.古县:左村村,左家岭,佐村村。
二0一九年元月三十一日 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