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诗,先要理解诗人
(2021-01-13 15:02:44)
标签:
诗歌文化 |
分类: 爱国教育 |
理解诗,先要理解诗人
诗歌是精神产品,是诗人当时精神的浓缩或提炼。理解诗,先要理解诗人。比如,白居易的《暮江吟》,世人都道是写景,其实不然。句句都是伤心含泪!
暮 江 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查阅资料得知:这首诗大约是公元822(年长庆二年)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当时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
如此连接,就容易理解了:唐代皇帝穆宗(795—824)
诗友们还可以深挖这个诗意。没有诗人,就没有诗人写出的诗。要理解诗,就得先理解写出此诗的人。这是多么简单的道理!可惜,我们经常忘了这一点。能理解诗的真情实意,才能成为真正的诗人或诗人的知心朋友。
作者简介:
赵营波,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大协调学研究员,文学笔名:苍桑,已发表《茶叶》、《人生之歌》、《焓的幸福》、《世间的惑与不惑》、《人民军队铁的逻辑》、《在人民幸福中幸福》等诗歌散文四百多篇。国内外每天有许多个网站介绍。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