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语的类型
(2017-03-02 14:02:14)分类: 初中语法知识 |
补语可以用来说明动作、行为的结果、状态、趋向、数量、时间、处所、可能性或者说明性状的程度、状态等。
补语与谓语之间是补充与被补充,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
1.结果补语
结果补语表示述语的结果。例如:
写错 变好 压低 抬高 抓紧 煮熟 哭肿 踢坏 做完
洗干净 说清楚
结果补语后面可以带动词助词“了”和“过”,也可以带宾语。
例如:
抓紧时间 压低标准
哭肿了眼睛 踢坏了足球 写完了作文
拿走了工资
2.趋向补语
趋向补语表示事物运动的方向。例如:
走进 流进 取回 跑回 送来 走出去 跑进来 拿出来
蹲下来
由趋向动词“来”、“去”作补语的格式里,宾语可以放在述补短语之后,也可以放在述补短语之间。例如“送来两本杂志”可以改为“送两本杂志来”。但宾语是表示处所的,只能放在“来”、“去”之前,例如“进门来”、“回家去”、“跑回家”。
有时趋向动词并不表示动作的真正趋向,而是趋向动词的引申用法。例如:
夜晚久久地平静不下来了。
他慢慢变得坚强起来。
3.可能补语
可能的补语表示能怎么样或不能怎么样。
可能补语主要有两种表示方法:
Ⅰ在谓语和结果补语之间加入“得”或“不”,表示动作的结果、趋向可能或不可能出现。例如:
写得(不)完 听得(不)懂
出得(不)去
Ⅱ“得”或“不得”用在谓语之后作补语,表示结果可能实现或不能实现。例如:
去得(去不得) 吃得(吃不得)
认得(认不得)
此外,“得了(liǎo)”或“不了(liǎo)”也可以用在述语后面作补语。例如:
走得了(走不了) 办得了(办不了)
决定得了
4.数量补语
数量补语表示述语动作行为的数量。
数量补语可由表动量的数量短语来充当,表示动作发生的次数。例如:
看了两眼 说过三遍
来过三次 打了一下
数量补语还可以由表示时量的数量短语来充当,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例如:
等了三年 来了一个月 忧郁了半天
坐了三分钟
5.状态补语
状态补语表示由于动作或性状而呈现出来的状态。述语和补语之间一般加助词“得”。例如:
来得猛 变得殷红殷红
想得太简单 气得脸都发青
有时状态补语前不用“得”,而用“个”、“得个”。例如:
雨下个不停 说个没完
拼个高低
打了个稀巴烂
6.程度补语
程度补语表示述语所达到的程度或状态。
充当程度补语的词主要有两类:
Ⅰ表示程度很高的“极”、“很”、“慌”、“坏”、“多”、“万分”。例如:
热得很 坏透了 憋得慌 讨厌死了 乐坏了 舒服多了
痛快极了
Ⅱ表示程度较轻的“一些”、“一点”。例如:
少一些 快了一些 心安一点
稍慢一点
程度补语没有否定形式。
7.时间、处所补语
时间、处所补语主要由介词短语来充当。
例如:
发生在北京 等到昨天
写于20年代初期
生于九十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