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阅读:风
(2016-03-20 08:23:45)分类: 小学阅读 |
洪氏作文讲习所专题综合阅读
第一节
一、专题导读
在希腊神话中,风常常被描述成一个长发的姑娘,飘逸着千丝万缕,凌空而至。春天,她性情温柔;夏天,她充满激情;秋天她身形净丽;冬天,她面容冷俊。她带着一具多变的脸谱来去匆匆,在这个世界留下的除了人类的欣赏与赞美,还有万物深切的期盼。
二、专题材料
阅读材料1—短文:风
一年四季都有风。
人们常常把春天的风叫和风,夏天的风叫熏风,秋天的风叫金风,冬天的风叫朔风。虽然它们都是风,然而它们的脾气却完全不同。
春天,农民伯伯脱下棉衣,播下粒粒种子。一阵春风吹过,唤醒了万物,许多种子都悄悄地露出头来,探望那明媚的世界。花儿开了,草儿绿了,田野里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青蛙也抖擞了精神,(浮、伏)在草间“呱、呱”叫向。燕儿(拖、托)着剪刀似的尾巴,在田野里伴着风儿箭一(般、股)地掠过。温暖的春风给人们(代、带)来了欢乐。
夏天,天气非常闷热,大滴大滴的汗珠从脸上滚落下来,人们是多么需要风啊!即使有点风也是暖烘烘的,吹散不了炎热,怪不得叫“熏风”。
秋季,一阵凉风拂来,吹在人们身上凉丝丝的,黄色的树叶你追我赶,从树上飘落下来。高粱红了,稻子熟了。人们喜悦地收割庄稼。一个个红红的苹果装满了箱,一筐筐金黄的玉米倒进了仓。是金风给人们带来了喜悦。
隆冬时节,凛冽的寒风刮起来,卷起尘土,吹得人们睁不开眼睛。路上行人渐渐地稀少了。姑娘围上了围巾;有些小男孩倒退着走,躲过风头;有些人缩着脖子,把手放在袖筒里,快步向前走。
风啊风,人们欢迎你,需要你,可有时又讨厌你,怕你。我长大了要叫你听人类的话,为人类造福,你愿意吗?
阅读材料2—儿歌:
风
谁见过风?
你没见过,我也没见过。
当树枝摇曳时,
风正从我身边走过。
※
谁见过风?
你没见过,我也没见过。
当树叶飘落时,
风正与我擦肩而过。
阅读材料3—语句:
秋风如同一支神奇的画笔给树叶涂上浅红、鹅黄、深紫、墨绿各种各样的色彩,绘出了一幅五彩缤纷的山水画。
春风──春天的使者,她饱含深情,悄悄地来到了人间,轻轻地奔跑着,送来了温暖的阳光,逗笑了冰冻的小河,唤醒了冬眠的小生灵,吹绿了大地,吹艳了各色的花儿。
在沿海,白天,风多从海上吹向陆地;夜间,风多从陆地吹向海洋。
阅读材料4谜语诗:
☆摇荡海中水,☆扫落园中花,☆走遍普天下,☆不能见到它。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三尺浪,入竹万竿斜。
阅读材料5—相关资料:
风向:风吹来的方向,例如由北方吹来的风叫北风。
风力:风的力量。风力大小与风速成正比。
风级:风力的等级。一般分为十三级,速度每秒0.2米以下的风是零级风,32.6米以上的风是十二级风。
风级歌:
零级烟柱直冲天,一级青烟随风散,二级轻风吹脸面,三级叶动红旗展,
四级枝摇飞纸片,五级带叶小树摇,六级举伞步行难,七级迎风走不便,
八级风吹树枝断,九级屋顶飞瓦片,十级拔树又倒屋,十一、十二级陆上很少见。
三、专题练习
1.阅读理解:
(1)补充下面词语。(可以用短文中的词语。)
( )的春风 ( )的熏风
( )的金风 ( )的朔风
(2)在短文中,把第三自然段括号里不恰当的字词划掉。
(浮、
(3)从短文的字里行间看,作者喜欢什么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第三自然段中,作者为了表现“春风唤醒了万物”。
举了哪些例子?(最好用简练的语言回答)
(5) 从第五自然段画“__”的句子中你体会出了什么?
(6)根据阅读材料填一填。
①“许多种子都悄悄地露出头来,探望那明媚的世界。”这句话把“种子”当成_____来写。
②作者为了让我们感知燕儿尾巴的形状,把燕尾比喻成了_______。
③“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是__________级风
(7)阅读材料4的谜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迁移:
(1)选择下列文中词语填空,组成通顺的句子。
吹、拂、刮, 温暖、明媚, 探望、追、赶、
①轻风( )面,阳光( ),小白兔背着鲜嫩的青草去( )生病的山羊大叔。
②( )的草原上有忽飞忽落的小鸟和成群的牛羊。
(2)仿照“阅读材料2—儿歌”写一写。
风
谁见过风?
你没见过,我也没见过。
当______来时,
风正从我身边吹过。
谁见过风?
你没见过,我也没见过。
当_________________时,
风________________
(3)回忆老师讲过的一首描写春风的古诗,写下来:
(4)用上下列词语写一句通顺的话。
一个个
3.阅读延伸:
(1)如果“风”能听你的话,你让它做些什么呢?
(可以仿照下列句式写;春天,我让风____;夏天,我让风____)
(2)你还知道“风”帮助人们做了哪些事情吗?请告诉老师。
(3)补充下面词语,再写两个带“风”字的四字词语。
风和日丽
风雨同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