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和形容词活用
(2015-01-28 16:21:34)中学文言文名词和形容词活用的
一些规律探讨
一
1
“王”与“天下”构成述补关系,“面”与“山”构成述宾关系,“王”与“天下”,“面”与“山”均是名词,所以前一个名词活用做动词。
又如:
“域”与“民”,“名”与“世”都是名词,二者连用,但“域”与“民”构成述宾关系。“名”与“世”构成述补关系,所以前者均活用做动词。
2
“罾”、“蚕”、“薪”都是名词,但由于它们是在“所”字后面,与“所”字的意义和用法密切相连,因此活用为动词,要分别解释为“(用罾)捕捞”“养蚕”和“砍伐(当作柴禾)”。
3
“相”即丞相,是名词,但是跟在能愿动词“欲”的后面,词性就变成了使动词,意义就变成了“让……当丞相”。
“水”、“妻”均是名词,但二者分别在能愿动词“能”、“可”的后面,就活用成动词了。
4
名词“东”、“西”、“法”、“税”前面都是副词,所以它们全都活用为动词。
5
“雨”“刘豫”“臣妾”“客”均在代词“我”之前,所以用为动词,“君”“尤”“帝”也本都是名词,在代词“之”的前面,以“之”为宾语,所以活用为动词。
6
介词短语“于庐柳”表处所,紧跟在“军”的后面,所以“军”活用为动词,意思是“驻军”。
“刑(型)”是名词,前面既无动词,又有“于寡妻”这个表对象的介宾短语紧跟其后,所以活用为动词,意义“示范”或“给……做示范”。
7
“而”是个连词,通常是用来连接动词或动词短语,也可用来连接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的短语,但文言文中却不能直接连接名词,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后面的一个名词通常就要活用为动词,所以,上三例中的“国”“西”“衣”,都活用做动词。
二
形容词活用,主要是用做动词和名词。
(一)形容词活用做动词
1
“所”字在文言文中是一个具有代词性质的虚词,出现在动词前面的频率最高,指代某种动作关涉的对象,名词放在“所”字后面就活用为动词,形容词也一样,但在解释的时候,也要与“所”合在一起,“所高”即“所推崇的(人)”,“所贵”即认为贵重的(东西),“所贱”即“认为低廉的(东西)”
2
由于能愿动词只能与它后面的动词结合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不能直接带宾语,所以,紧贴着能愿动词的形容词只能活用为动词才可以具备这种职能。
3
“贤”“愚”“拙”“贵”“高”“厚”本来都是形容词,但在上面的例句中,它们全带了宾语,或是认为宾语如何,为意动用法;或是使宾语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为使动用法。
(二)形容词活用做名词
1.形容词用在“其”“之”字后面,充当中心语时,活用为名词。
“知(智)”“愚”“美”“恶”“白”“固”本来都是形容词,由于在“其”或“之”的后面充当了该句的中心语,词性就变成了名词。
2.形容词做主语、宾语时,活用作动词。
“小”“大”“富”“贤”“众”,在例句中意思是小国、大国、财富、众人,“坚”、“锐”在例句中,分别解释为“坚韧的甲胄”、“锐利的武器”,在句中充当主语或宾语,已经完全是名词的职能了,“小”、“大”活用做名词,现代汉语中也时常用之。
⒊
形容词不能用具体的数字来表示,如果被数词修饰了,形容词就活用成了名词。
4
“小”用在“以”字后面,与“以”字组成了介宾短语,“小”就活用成了名词,意为“小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