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颍水之滨
颍水之滨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2,129
  • 关注人气:17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月二十三日晚同太冲表之公实野步,颈联的意思并分析其作用

(2021-09-01 18:56:57)
标签:

四月二十三日晚同太冲

洪炎

分类: 高考诗歌阅读鉴赏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四月二十三日晚同太冲表之公实野步
    洪炎
    四山矗矗野田田,近是人烟远是村。
    鸟外疏钟灵隐寺,花边流水武陵源。
    有逢即画原非笔,所见皆诗本不言。
    看插秧栽欲忘返,杖藜徙倚至黄昏。
    【注】太冲、表之、公实,是作者的三位友人。灵隐寺:佛教名寺,在杭州。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叠词“矗矗”和“田田”突出了山峦耸立、田野葱翠的景物特征,且富于音乐美。
    B.颔联视听结合,耳畔是远处寺庙传来的钟声,眼前是武陵源丛花与流水相映衬的美景。
    C.尾联写诗人因看农夫田间插秧而流连忘返,流露出对农事活动和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D.全诗写诗人于初夏傍晚同友人在郊野漫步时的见闻和感受,语言质朴自然,意味隽永。
    15.请解释颈联的意思并分析其作用。(6分)
    答案
    14.B【解析】“眼前是武陵源丛花与流水相映衬的美景”赏析错误,“武陵源”是用典,并非眼前实景。
    15.第一问(意思):一路所遇就是画,这不是笔墨所能描摹的;野游所见都是诗,这不是语言所能形容的。第二问(作用):直抒感怀,表达了作者对如画如诗的山水田园风光的赞美与热爱;紧承上文,在前两联景物描写的基础上自然而然生发议论,深化了情感。(第一问2分。第二问4分,每点各2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