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议论文层进式结构-扬逻辑之美

(2021-04-05 14:05:43)
标签:

议论文

层进式结构

分类: 高考作文
    层进式:扬逻辑之美
    层进式就是后面的论证是在前面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的,前后之间是逐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关系。层进式结构中各个层次、段落之间的前后顺序有内在的紧密联系,不能随意变动。这种布局的好处是能反映出作者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层进式结构要想出彩,要先确定“层”,再写好“进”。
    考虑到考场作文的特点,一般需要有三至四个层级,确定“层”时应由低到高、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实到虚、由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等等。我们在分析某一问题时,应该遵循这样的思路,先分析表面原因(涉及问题的各方),再分析背后的利益(心理)原因,然后就社会、文化等角度再分析问题根源。
    层进式结构出彩的关键在于“进”,因为“进”才能充分体现一个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是语文素养中“思维的发展与提升”的一個重要体现,所以只要“进”得好,必然分数高。“进”既要循序渐进,又要高歌猛进。循序渐进意味着要有足够多的台阶,要符合读者的阅读能力;高歌猛进意味着层与层之间要有足够大的跨越,不能让人感觉是并列陈述。
    朱光潜的《咬文嚼字》有这样三个分论点: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
    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联想有善用联想和误用联想。
    首先,指明咬文嚼字的实质是调整思想和情感,然后进一步指出原因,为什么说咬文嚼字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呢?因为更动了文字本身就是为了内容和形式,内容和形式是随着思想情感改变而改变的;接着指出如何进行咬文嚼字,那就需要联想,在接下来的文字中,朱光潜还进而从善用联想和误用联想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这三个分论点之间就是一个层进式关系,第二个分论点是建立在第一个分论点基础上的,第三个又是在第二个基础上的更进一层。
    当然,在考场上要迅速形成如此严密的逻辑比较困难,但我们至少可以在形式上构成层进关系,如2020年高考全国卷,甘肃一考生写的《青年携手,共创未来》中,就列了这样三个分论点:
    青年携手,共创未来的基础是大爱。
    青年携手,共创未来的实现是合作共赢。
    青年携手,共创未来的愿景是世界辉煌。
    作者就“青年携手,共创未来”,从“基础”到“实现”,再到“愿景”,层次非常清晰,“进”得有理,让人叹服。“基础”是根基,是最起码的要求,所以是第一个分论点;“实现”是从理论走向实践,将构想变为现实,这是建立在“基础”之上的;“愿景”是畅想未来,是目标,是还没有实现的,当然是第三个分论点。
    就大多数同学来说,喜欢从“个人”“集体”“国家”或者“自然”“社会”“心灵”等角度去拟分论点,这也是很好的“进”。不过建议同学们不要固定模式,而应当根据作文话题,合理地安排“进”,只要像甘肃的这名考生一样拉开分论点之间的距离即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