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北太平洋地区秋台风(9-11月台风)威力强的原因,台风山竹登陆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

(2019-04-07 18:54:44)
标签:

西北太平洋地区

热带气旋

台风山竹

分类: 高考地理试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材料一: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的低气压旋涡口热带气旋在移动过程中,可能逐步加强发育成强热带风暴,当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时即发育为台风。台风形成后经历发展、减弱和消亡的演变过程。西北太平洋海域台风发生的频率很高,因为这里有广阔的暖洋面(一般认为水温稳定超过26),海水通过蒸发,能向大气提供充足的水汽,还有下热上冷的不稳定大气层结构,促使空气上升水汽凝结致雨并向外籍放潜热,为台风运动不断提供能量。
    材料二: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秋台风通常是指9月-11月生成的台风,秋台风的数量虽不如夏季台风数量多,但秋季更易生成超强台风(超强台风指底层中·尘附近最大平均风速51.0米/秒,即16级以上),破坏更大。2018年9月16日登陆我国的强台风“山竹”就是典型的秋台风。图6为台风“山竹”移动实时路径图。
西北太平洋地区秋台风(9-11月台风)威力强的原因,台风山竹登陆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

    (1)简述热带气旋形成后不断增强发育为台风的过程。(6分)
    (2)分析热带气旋很少向内陆地区深入的原因。(4分)
    (3)分析西北太平洋地区秋台风(9-11月台风)威力强的原因。(6分)
    (4)指出台风山竹登陆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6分)
    答案
    (1)水温较高的海面(超过26)不断蒸发,提供充足水汽;水汽抬升过程中冷却凝结,向四周释放热量(潜热);所获得的热量和水汽大于损耗量;空气上升其中心气压不断下降,与周围地区的气压梯度不断增加,风力不断加强。(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共6分)
    (2)台风登陆后地表摩擦力增大,风速减小;水汽来源被切断,缺乏上升的动力,中心附近气压迅速升高,台风强度减弱直至消亡。(每点2分,共4分)
    (3)9-11月太阳直射点南移,西北太平洋海域太阳辐射强;海水温度变化滞后于太阳辐射的变化,水温进一步升高;水温高,维持时间长,为台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能量;此时段北方冷空气南下,冷暖气团相遇,降水强度更大,风力更强。(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6分)
    (4)形成暴雨、强风、风暴潮,诱发洪涝、滑坡、泥石流等。(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6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