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柔弱的人
契诃夫
前几天,我曾把孩子的家庭教师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请到我的办公室来。需要结算一下工钱。
我对她说:“请坐,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让我们算算工钱吧。您也许要用钱,你太拘泥礼节,自己是不肯开口的……呶……我们和您讲妥,每月三十卢布……”
“四十卢布……”
“不,三十……我这里有记载,我一向按三十付教师的工资的……呶,您待了两个月……”
“两月零五天……”
“整两月……我这里是这样记的。这就是说,应付您六十卢布……扣除九个星期日……实际上星期日您是不和柯里雅一块儿学习的,只不过游玩……还有三个节日……”
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骤然涨红了脸,牵动着衣襟,但一语不发……
“三个节日一并扣除,应扣十二卢布……柯里雅有病四天没学习……你只和瓦里雅一人学习……你牙痛三天,我内人准您午饭后歇假……十二加七得十九,扣除……还剩……嗯……四十一卢布。对吧?”
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左眼发红,并且满眶湿润。下巴在颤抖。她神经质地咳嗽起来,擤了擤鼻涕,但一语不发!
“新年底,您打碎一个带底碟的配套茶杯。扣除二卢布……按理茶杯的价钱还高,它是传家之宝……上帝保佑您,我们的财产到处丢失!而后呢,由于您的疏忽,柯里雅爬树撕破礼服……扣除十卢布……女仆盗走瓦里雅皮鞋一双,也是出於您玩忽职守,您应对一切负责,您是拿工资的嘛,所以,也就是说,再扣除五卢布……一月九日您从我这里支取了九卢布……”
“我没支过!”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嗫嚅着。
“可我这里有记载!”
“呶……那就算这样,也行。”
“四十一减二十七净得十四。”
两眼充满泪水,长而修美的小鼻子渗着汗珠。令人怜悯的小姑娘啊!
她用颤抖的声音说道:“有一次我只从您夫人那里支取了三卢布……再没支过……”
“是吗?这么说,我这里漏记了!从十四卢布再扣除……呐,这是您的钱最可爱的姑娘!三卢布……三卢布……又三卢布……一卢布再加一卢布……请收下吧!”
我把十一卢布递给了她……她接过去,喃喃地说:“谢谢。”
我一跃而起,开始在屋内踱来踱去。憎恶使我不安起来。
“为什么‘谢谢’?”我问。
“为了给钱……”
“可是我洗劫了你,鬼晓得,这是抢劫!实际上我偷了你的钱!为什么还说:‘谢谢’?”
“在别处,根本一文不给。”
“不给?怪啦!我和您开玩笑,对您的教训是太残酷了……我要把您应得的八十卢布如数付给您!呐,事先已给您装好在信封里了!可是何至于这样怏怏不快呢?为什么不抗议?为什么沉默不语?难道生在这个世界口笨嘴拙行吗?难道可以这样软弱吗?”
她苦笑了一下,而我却从她脸上的神态看出了一个答案,这就是“可以”。
我请她对我的残酷教训给予宽恕,接着把使她大为惊奇的八十卢布递给了她。她羞怯地点了一下数就走出去了……
我看着她的背影,沉思着:
“在这个世界上做个有权势的强者,原来如此轻而易举!”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柔弱的人”为题目,一方面表达了对尤丽娅的同情,另一方面有一定的讽刺意味。
B.作品主要运用语言描写和肖像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尤丽娅逆来顺受的柔弱性格。
C.尤丽娅对“我”说“谢谢”,一是为了表现自己作为教师的风度修养,二是为了讽刺“我”。
D.本篇小说幽默辛辣,不仅有力地揭露社会的不合理,也有着让人心酸伤怀的恒久魅力。
5.“在这个世界上做个有权势的强者,原来如此轻而易举!”想表达的真正意思是什么?
6.“我”也是作者浓墨重彩描写的一个人物,作者对“我”的刻画入木三分,你怎样评价这个人物?请结合原文分析。
【答案】4.A5.弱者的逆来顺受是强权横行霸道的帮凶。社会的强权压迫,更是柔弱者丧失自我、丧失尊严的根源。揭示了专制社会压迫和剥削劳动人民的黑暗。
6.“我”是一个复杂而又充满矛盾的形象。从作者安排情节的角度来看,“我”是一个正直善良,憎恶黑暗社会的人。如文中“我”的5个反问句,表现了“我”希望通过尤利娅的反抗来打破社会赋予的枷锁。;从作者刻画人物的目的来看,“我”代表着吝啬、蛮不讲理的“有权势的强者”。作为雇主,再三利用尤丽娅的逆来顺受克扣工资,话语虽显得彬彬有礼,实则道貌岸然。
【解析】
【4题详解】
此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考查内容涉及理解散文作品的内容,语言,表现手法,散文主旨等各个方面。做此类题目,须首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作品内容及主旨,其次明确结构,关注手法;最后结合选项具体分析。仔细阅读选项,然后逐一到原文中搜索相关内容。理解后和选项加以比对,看看是否有出入。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B项“作品主要运用语言描写和肖像描写”艺术手法解说有误,肖像描写应该市神态描写。C项,“小说幽默辛辣”表述不对,充满讽刺而不是幽默。D项,尤丽娅对“我”说“谢谢”原因解说不对,是为了要会钱,再者表现的是一种无可奈何之情。故选A。
【5题详解】
考查分析文章重要语句的深刻意蕴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需要梳理情节,把握小说的主题思想,分析重要语句的基本含义并把它还原到语境中去理解分析,然后结合重要语句的位置去考量它的地位和作用,如本题中的句子位于小说最后,就需要结合小说主旨解读。句子是“在这个世界上做个有权势的强者,原来如此轻而易举!”,结合小说情节,女教师面对“我”的百般刁难克扣工资,没有反抗,说明“做个有权势的强者”能够轻而易举,原因在于弱者的逆来顺受;小说中女教师给“我”说谢谢,并且又提到的“在别处,根本一文不给”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强权压榨是让弱者变得丧失反抗意识,逆来顺受委曲求全,丧失自我和尊严的根源所在;这句话放在文章最后,揭示了专制威权社会压榨剥削劳苦大众的黑暗现实,意在引起读者的主意和警醒。整理思路组织文字即可。
【6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此类题目在解答时,一般来说,要理清故事情节,抓住了故事情节就抓住了分析人物的突破点;要分析小说人物活动的环境,通过典型环境可以揭露人物的典型形象;要分析小说人物的言行举止及内心世界,小说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都是用来表现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要分析小说中各类人物之间的联系,作者常常会刻画一些次要人物以突出人物的形象。此外,还要注意人物形象的衣着、外貌、神态等外在形象。本题要求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说中的“我”怎样评价。小说主要情节就是描写“我”百般苛扣刁难女教师尤丽娅的情形,一方面,“我”作为雇主,虽然说话很客气,但语言充满不容置喙的语气,一再利用女教师尤丽娅的忍让克扣工资,表现了“有权势的强者”道貌岸然的嘴脸;“我”面对弱势的女教师尤丽娅蛮不讲理,自以为是,自私吝啬,刻画出了一个“有权势的强者”的形象;另一方面,“我”在小说最后给了女教师尤丽娅八十卢布,同时一系列的七八个反问句,又表现了“我”的正直善良,厌恶社会黑暗的一面,非常希望女教师尤丽娅以反抗来打破黑暗社会的枷锁。所以小说中的“我”是一个复杂而又充满矛盾的人物形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