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北地理位置优越且海岸线长,但是大港口很少,1855年黄河北归人渤海苏北废黄河二角洲面积(陆上和水下

(2019-03-07 09:23:35)
标签:

苏北地理位置

苏北废黄河二角洲

分类: 高考地理试题
    河口三角洲是海陆交互作用的产物,既受陆地径流输沙的影响,又受潮汐、风浪、洋流等海洋水动力作用影响。苏北废黄河三角洲是由黄河1128-1855年南徙(改道)时带来巨量泥沙堆积形成,近年来专家对原水下三角洲受侵蚀后的泥沙进行了研究。(22分)
    材料一苏北废黄河口及所在区域示意图
苏北地理位置优越且海岸线长,但是大港口很少,1855年黄河北归人渤海苏北废黄河二角洲面积(陆上和水下

    材料二冬季考察废黄河三角洲水下沉积物粒度的统计数据(%)
苏北地理位置优越且海岸线长,但是大港口很少,1855年黄河北归人渤海苏北废黄河二角洲面积(陆上和水下

    (1)与北侧相比,指出冬季南侧水下沉积物粒度的特征,并简析原因。(8分)
    (2)推断1855年黄河北归人渤海后,苏北废黄河二角洲面积(陆上和水下两部分)的变化情况,并说明理由。(8分)
    (3)苏北地理位置优越且海岸线长,但是大港口很少。请分析主要原因。(6分)
    答案
    (1)南侧沉积物粒度比北侧大(或以粒度大的砂为主)(2分)。原因:沿岸洋流大致向东南方向运动;冬季风为偏北风且风力大,助推了沿岸洋流;南侧水流动力大,与潮汐的冲击力(或顶托力)增大,海水扰动加强;从偏北方向来的风浪和水流在南侧是向岸的,对南侧沉积物冲刷更强烈,使得颗粒小的劲土和粉砂被淘洗转移,所以导致南侧沉积物以砂为主。(以上四点答对3点得6分)
    (2)陆上不角洲面积缩小(2分),水下三角洲面积增加(2分)。理由:黄河北归后,苏北废黄河日径流入海水量骤减,海浪侵蚀加强使得陆上三角洲后退;海水侵蚀掉的泥沙在浅海区沉积;仍有陆地径流携带泥沙入海,使得水下不角洲部分继续缓慢向海洋推进。(以上三点答
    对2点得4分)
    (3)苏北沿海泥沙淤积严重,不利于轮船航行;缺乏大河入海口,经济腹地受限;苏北沿线城市经济欠发达,运输需求量不大;历史上黄河改道在苏北入海,地理环境不稳定。(以上四点答对3点得6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