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画舫东时洛水清-鹧鸪天-朱敦儒

(2019-01-15 10:09:11)
标签:

鹧鸪天

朱敦儒

分类: 高考诗歌阅读鉴赏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长亭九梦君。
    云背水,雁回汀。只应芳草见离魂。前回共采芙蓉处,风自凄凄月自明。
    【注释】朱敦儒,两宋之际河南府洛阳人,人称骆川先生。北宋末年大变乱发生,他经江西逃往广西,后避乱客居南雄州(今广东省南雄市)。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作先写船儿在洛水向东驶去,诗人伫立船头,心中满是离愁别绪,为诗歌定下感情基调。
    B.“西风挹泪分携后”意思是分别后,西风也为我拭泪。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得离情更为生动。
    C.夜宿长亭,十个夜晚九次出现梦中故人。既突出了一路奔波之辛苦,又表现了思念之深切。
    D.尾句写的是回忆共采莲之景:晚风轻拂,明月廊照,一切是那般美好。这是以乐景强化离愁。
    15、请从情与景的角度讲,赏析词的下片。(6分)
    答案
    14.D(对句意理解错误。要紧紧抓住两个关键字词“自”字。原句是说,先前和你一同采莲的地方,而现在却是冷风凄凄,明月高悬。风月还在,斯人不见,物是人非,令人肝肠寸断。是今昔对比,不是以乐景写哀情。)
    15.触景生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下片前三句描写了一幅萧瑟苍凉的图景:浓云遮蔽水面,大雁飞回汀州,芳草一片凄迷。词人触景生情,引发心中无限离愁别绪。以景结情。下片末两句写景:昔日和你一起采莲的地方,如今已是冷风凄凄,明月高悬。斯人不在,风月如故,物是人非,让词人伤心断肠。以景结情,余味无穷。对比。末两句写景:昔日共采莲花的美好往事回忆与分离后“风自凄凄月自明”之景形成对比,使离愁别绪更突出。(答出两点即可。每点3分,其中表现手法1分,分析2分。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