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庆市江津区等五校2017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10-27 09:02:57)
标签:

九年级语文

分类: 中考试题

2016--2017学年度上期期末试卷九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  语文知识及运用(30)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A、怔怔 (zhèng) 脊梁 (jĭ )      强聒不舍( guō )   气冲斗牛 (dòu 

B、拮据 jié)  发窘 (jiŏng   孜孜不倦 (zī )    锲而不舍 (qiè )

C、喑哑(yīn)        聪颖(yĭng     辛苦恣睢 ( suī )  度德量力( dù 

D、诘难(jié)      诓骗(kuᾲng    味同嚼蜡 (jiάo   拈轻怕重( niᾱn )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A、心无旁骛      唯唯连声      吹毛求疵      持才放旷

B、前扑后继      怀古伤今      茅舍顿开      免冠徒跣

C、不言而喻      根深蒂固      重蹈复辙      不知所措

D、与日俱增      行之有效      寻章摘句      豁然贯通

3、下列加横线的词语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妄自菲薄,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B
、就冲着你三顾茅庐的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
C
、这孩子,基础不太好,读书又无动于衷,这样的学习态度,怎能指望他的成绩会提高呢?
D
、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4、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作者施耐庵。

B、《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儒林外史》是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C、因果类复句主要有因果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和递进复句等。

D、《傅雷家书》是一部苦心孤诣的教子篇。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对国家、对儿子深厚的爱。

      5、下列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们才能何如,境地何如。

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⑥唯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

A . ③⑥①⑤④②   B.③④②⑤⑥①   C . ②⑥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①⑤⑥

6、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5分)
 
浩浩长江,巍巍长城,山川形胜,风俗人文……中华之美,异彩纷呈:中华之美,美在武术,刀
枪剑戟,舞出雄健风姿美在音乐,鼓瑟笙箫,演奏美妙旋律                                                        

7、综合性学习。(10分)

    2015年“两会”上,有委员提出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废除中国大陆通行的简体字,恢复繁体字。“繁简之争”再一次进入人们视野。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综合性学习任务。 

材料一:网上流传的“段子”中说:“汉字简化后,親不见,愛无心,產不生,厰空空,麵无麦,運无车,導无道,有雲无雨,開関无门……”(注:以上提及的繁体字与简体字的对应关系:親—亲,愛—爱,產—产,厰—厂,麵—面,運—运,導—导,雲—云,開—开,関—关。) 

材料二:说汉字简化导致表意功能弱化的看法看似很有文化,其实是对汉字知识的无知……例如那个“愛”,早在晋代就有“爱”的写法了,这是由行书演化而来的——几千年来,汉字发展的主流就是由繁到简。况且“愛”字最初表达的意思是依依不舍、舍不得的样子。而“愛”中的“心”,是声旁的一部分,跟意思无关。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推行汉字简化,同一系列政治改革和社会革新有密切关系,是为政治改革和社会革新服务的,简化汉字便于书写,便于提高人民的普遍文化水平这在当时有其必要性,而现在大陆使用简体字,而港澳台地区使用繁体字,这不利于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祖国的统一。 

(1)请从材料中概括出赞成和反对简化汉字的理由各两条。(4分) 

赞成简体字的理由:①                                                            
反对简体字的理由:①                                                      

(2)针对“繁简之争”,校报委托你采访语言学家赵教授,请你事先准备两个采访问题。(4分)

问题一:                                              

问题二:                                               

(3) 班级拟出一期“认识汉字,传承文明”的黑板报,请你仿照示例的栏目设计,再设计一个栏目。(2分)

示例:栏目名称:汉字演变史

内容:介绍汉字从甲骨文、金文、篆书、到隶书、楷书的字形演变知识。 

我的设计是 :栏目名称:                           

              内容: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

()古诗文积累

8、按要求写出相应的古诗文。(10分,每空1分,错一字该小题无分)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沁园春·雪 )

酒困路长惟欲睡,                        。(苏轼《浣溪沙》)

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④《江城子· 密州出猎》抒写苏轼渴望再次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 “                    。”⑤辛弃疾在《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抒发的最高理想是“             

                     。”

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是李绅对贫苦百姓田间除草的描写;“   ____________  

           ”,这是白居易对贫苦百姓割麦的描写(用《观刈麦》中的名句填写),他们都对劳动人民充满了同情。

⑦“刘备三请诸葛亮”的故事耳熟能详,用《出师表》中的话来说,就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咨臣以当世之事。”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文后912题。(15)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通假字,通“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fú)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xiǎn),以头抢(qiāng)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guī)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jìn)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gǎo)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故不错意也:通“措”,置。        秦王色挠屈服                          

秦王怫然怒  盛怒、愤怒            天下缟素:白色的丝       

10、翻译句子。(4分)

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11、课文理解。 

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时.为什么要引出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4分)

                                                                                                                            

12、自古至今,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还有许多。试举一例,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3分) 

                                                                                     

三、现代文阅读(40)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1317题。(20)

                                 世界不只有一种颜色

   1)我小时候的笨拙程度在当地是出了名的。

   211岁时给寺庙当义工涂廊檐,却不小心打了竹架板上的颜料盘,画漆翻落下去,将下一层义工的头发染得五彩斑斓,那种防水漆无法用水洗掉,只能用煤油,煤油的味道十分难闻,看着同伴因为我的失误而被煤油洗头,心里感到十分不安。让人更加无法容忍的是,仅隔一天,我又打翻了颜料盘,并且成功地落在了另一个人的头上。

   3)那个人在颜料盘扣在他头上的瞬间用手紧紧地摁住它,当他抬头往上看时,发现了我那张圆圆的,充满内疚的脸。他愤怒地问,怎么又是你,然后告诉我,他只有一个要求,不要用煤油洗他的头。

   4)我立即想出了更好的办法——剃头,对方起初并不同意,但我告诉他,我会陪他一起,将自己的头发也剃掉的,他脸上闪过一丝意外的神情,好处是,他答应了。但事实出乎我们俩人的意料,他剃完头发后,我用很凝重的声音告诉他,颜料已经连头皮都染了。只能用煤油再洗一次了。那一刻,我在他的眼中看到了想要吞噬我的火焰。

   5)我不得不换成从下往上用铁锹扔水泥的工作,结果因为用力过猛,水泥变成一条线,直接贴在了对方身上,看着对方一砣一砣地从身上往下扒水呢,我吓得瞬间石化。

  6)中午吃饭时,有位女生因为我笨得出名,故意坐得离我远一些,以免被我误伤。谁知我不甘接受这一事实,心想一定要在吃饭速度上超过她,谁知用力过猛,碗里的面条飞弹而出,落在了那女生身上。

   7)当时唯一的安慰是,我发现了一个跟我一样笨拙的男子,他用铁锹勾上面的水泥桶,于是我们看到了他被水泥浇灌的情景,别人都笑得快要岔气。唯独我不笑,我有什么理由笑一个和我一样笨拙的人呢,我走过去安慰他说:我不会笑你的。那人用疑惑的眼神看我,我说,因为我长大后,会和你一样笨的。

   8)他突然双眼放光,极为激动地问:你是黄保余吧? 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我的影响力有多大。后来我妈跟我说,你看你,干活不行,吃饭不行,说话也不行,当不了官也当不了民工,以后怎么混。

   9)我也认同母亲的,我干活不行,当不了官也当不了民工,但我当老师教写作还可以的,上中学时出版了长篇小说,并因为这部小说,被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中国少年作家班评为首届“中国十大少年作家”。主编的图书出版后,每本都畅销。但是,无论我怎么学习,我的普通话还是不够标准,但更多的学生喜欢听我讲课,我们的学校里汇集了全北京语文最优秀的孩子。

   10)后来想,世界不只有一种颜色,为什么我们非得在某一处涂得那般辛苦,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也许更有意义。

   11)我们单位的设计寇寇老师每周有四个半天去教小学生画画,孩子们常问太阳可不可以涂成蓝色、树叶可不可以是红色、向日葵可不可以是绿色?寇寇老师总是让他们涂成自己想要的颜色。

   12)在中国,太多的人很忙很累,或许我们眼中值得涂的色彩太少了,才在某一处涂得那般辛苦。

13、本文以“世界不只有一种颜色”为题,有什么好处?(3分)

                                                                                     

14、文章一直在写发生在作者身上的事,为什么又写到了寇寇教学生学画画的事?第(11)段的内容能否删去?(4分)

                                                                                    

15、文章第(7)段中,当那个男子被水泥浇灌时,为什么唯独作者不笑?(4分)

                                                                                       

16、文章多次提到“颜色”,其中第(11)段和(12)段中的“颜色”是否相同?(4分)

                                                                                          

17、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写几句流畅的话,具体描写作者看到对方一砣一砣地从身上往下扒水泥时的尴尬。(5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1822题。(20)

                           

   孝乃德之本 

                                谭用友  

1)《论语》记载:一天,孔子的学生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只讲了两个字——色难。意思是说,给父母好脸色是最基本的孝道,也是最难做到的。

2)父母对于儿女的很多不是,都不会往心里去,唯独最难接受的,就是儿女给脸色看。有位老太太,中午去儿子房间找报纸,正碰上儿子回来。儿子刚谈砸了一桩业务,心情不太好,见母亲在他的床上摸索,生硬地说:“妈,你没事在自己房里好好待着,别到处乱串。”母亲解释说:“我只是找张报纸,顺便在你们床上坐一会儿。”儿子的脸色很难看,出门前扔下一句:“吃饱没事干。”没想到当天夜里,这位老母亲选择了轻生。

3)儿女给父母好脸色难在哪里?难就难在对父母的一些衰老行为,如多愁善感,行动迟缓,说话絮絮叨叨,做事丢三落四等,要能够始终给予理解、宽容和善待。难就难在对自己的一些不良行为,如任性、娇气、以自我为中心等,要能够不断进行反省、克服和纠正,特别是在外无论遇到什么不顺心、不如意的事,都不能把情绪带到家里来。难就难在给父母好脸色,要能够持之以久。一时一事给父母好脸色不难做到,难的是处处事事都是如此,尤其是当老人久病在床的时候。

4)一个人从母亲十月怀胎到呱呱坠地,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从上学、择业到结婚生子,父母究竟付出了多少精力和心血?山东枣庄“捐肾救母”的田世国说:“母亲生我养我,可我做的连她给我的万分之一都没有。”常思养育之恩,孝老爱亲才不会为难。

5)除了感恩之心,恭敬之心对于行孝也极为重要。《礼记·祭义》云:“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给父母好脸色,关键是要常思养育之恩,常怀恭敬之心,常省自身之过,始终对父母怀有深切的爱心和敬意。有了恭敬心,与父母说话的态度和语气,自会温婉谦和,照顾侍候父母,自会恭谨周到。有了恭敬心,父母的教诲会认真聆听,父母的责备会虚心悦纳。

6)国风之本在家风,家风之本在孝道。愿天下儿女,常以发自内心的微笑去慰藉父母的心灵。当我们树起尊老爱老、孝老护老的现代风尚,孝心汇聚成流一定可以滋润出社会的和谐美好。

18、简析第(1)段的作用?(4分)

                                                                               

19、第(2)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20、请赏析第(5)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21、田世国“捐肾救母”的故事深深打动着我们,请你根据文章中心,再补写一个事实论据。(4分)

                                                                                 

22、下面这段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能不能去掉?为什么?(4分)

父母对于儿女的很多不是,都不会往心里去,唯独最难接受的,就是儿女给他们脸色看。

                                                                                  

四、作文(55).

23、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③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不得抄袭。

    (1)书籍带我们走进一个个美丽的天地,它们是重要的。自然界的一草一木,它们对生命的追寻让我们的心灵震撼,它们是重要的。父母的爱和教诲,使我们获得了生活的勇气和力量,他们也是重要的。……从身边的物事、难忘的经历、心灵的角落去挖掘,这些“很重要的”会从星星点点,变得宏大磅礴。

    请以“_________________,对我很重要”为题,补全题目,写一篇文章。

    (2)台湾歌手黄大炜在((阳光之吻》中唱道:“有阳光的地方,叹息不表示悲伤;有阳光的地方,失望不再是绝望……有阳光的地方,他们都说我长大后要坚强,才可以忍受成长时的创伤。”的确,正如歌中所唱的那样,阳光不但给自然界的万物带来生机,更能让人们感受到温暖、希望和力量。

请以“阳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九年级语文科参考答案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1---5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B 2D 3 4  5A

6、(共5分。前面一空1分,后两个空每空2分)

示例: 美在戏曲,生旦净丑,演绎悲欢人生  美在文学,诗词歌赋,书写灿烂文化

美在汉字,点横撇捺,记载悠久文明  美在建筑,亭台轩榭,尽显精巧布局

7、综合性学习。(10分)

(1)赞成理由:①简化汉字便于书写,便于提高人民的普遍文化水平;②简化汉字符合汉字由繁到简的主要发展趋势

反对理由:①汉字简化导致表意功能弱化;②汉字简化不利于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祖国统一。(每个理由1分,共4分。)

2)示例:①您赞成废除简体字恢复繁体字吗?为什么? ②您怎么看待汉字的“繁简之争”?  ③繁体字进入中小学课堂甚至高考有必要吗?为什么?④您认为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使汉字能更好的传承中华文化?(每个2分,共4分。答到两点即可。因是准备采访问题,可不必要称呼问候语,问题合理即可)

3)示例:栏目名称:汉字构字法

内容:介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构字形式。(名称、内容各1分)

8、古诗积累,每小题1分,共10分。

①江山如此多娇,②日高人渴漫思茶。③衡阳雁去无留意

④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⑤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⑥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9、①通“措”,置。②屈服  ③盛怒、愤怒的样子  ④这里指穿丧服。(4分)

10  ①胸怀愤怒尚未发作的时候,天上就降下了预示吉凶的征兆。(2分)

      ②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2分)

11、表明自己要效法他们,同时表达了要跟秦王斗争到底的决心。(表示自己要效法那三个人,与秦王同归于尽。)表现了唐雎正气凛然、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4分)   

12、蔺相如完璧归赵(或烛之武退秦师、墨子,阻止公输盘和楚王攻打宋国。晏子使楚,令楚王自取其辱)等言之有据即可。 (3分) 

13、文章以“世界不只有一种颜色”为题,十分含蓄地点明了文章的中心。“颜色”一词,指代画画时颜色,也象征着人们不同的评价标准。(3分)

14、不能删去(1分)文章第(11)段的内容对前文内容起到了衬托作用(1分),从侧面烘托了“世界是多彩的,不应当用单一的标准去评价”这一中心(1分),它与前文的材料起到了相互支持的作用,更好地表现了文章主题。(1分)

15、因为作者觉得自己像那个男子一样笨拙,他不想嘲笑自己(2分)。作者富有同情心,他期望能给对方更多的安慰。(2分)

16、不相同(1分)。文章第(10)段中的“颜色”指的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和人们身上的优点。而第(11)段中的“颜色”则指学生在画纸上涂下的色彩。(3分)

17、略。(提示:运用人物的动作和神态描写,描绘出当时的情形,重点写人物的神态变化和动作特点,可以运用想象来完善细节。)(5分)

18、暗示本文的中心论点,通过《论语》中子夏与孔子的对话,引发读者的思考,增强了论述的趣味性。(4分)

19、举例论证。列举一位儿子对待母亲的例子,从反面具体确切地论证了“给父母好脸色是最基本的孝道,也是最难做到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4分)

20、运用排比句式,论证了恭敬之心对于行孝也极为重要的观点。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4分)

21、示例:张尚昀背着患病的妈妈打工,边打工边自学。(4分)论据符合就行。

22、不能去掉。“最”表限制,写出了父母对儿女“使脸色”的难以接受程度极高,突出了给父母好脸色的重要性。如果删去,则与事实不符。该词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4分)

23.作文。(参考写作要求,阅卷老师自己把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