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我毕竟走过-点评

标签:
走过 |
分类: 中考作文 |
我毕竟走过
范文1:我毕竟走过 如酥的小雨,润湿了大地,嫩绿了春草,芬芳了春花。正值青春的我们在这美丽的花季里,欢呼着、奔跑着、跳跃着,走过春花,以期迈向秋实。
“叮零零——”原本悦耳动听的铃声,如今也变得如此难听且烦人。我不得不
在这个忙碌的季节,我们也不忘给自己寻找快乐。坐在窗边,偶尔向外一望,会发现整个校园竟是那么的美丽。偶尔和同学说点闲话,课下打会儿篮球,做一下运动;下自习后一起讨论课堂上遗留下来的问题,尽管有时争得面红耳赤,但我们却学到了许多。在我们这个年龄,我们的生活又仿佛一幅流光溢彩的油画,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冲击,美丽动人! 十五六岁的我们,早已过了和父母撒娇的年龄,也过了和小朋友们一起春游的年龄。每吹灭一次生日蛋糕上的烛焰,便无形中多了一分思索、一分伤感、一分责任……在步入社会这个大的交际圈之前,我们得先学会理解和分享,懂得感恩和担当,从现在开始我们要书写自己的人生篇章。 这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年龄,我们留恋快乐的孩童时代,也憧憬梦幻般的未来。考试成绩不理想时,笑呵呵地对父母说:“没事,我下一次定会取得好成绩。”而自己,却在没人的地方偷偷抹眼泪,而后更加努力。我们爱听流行乐,爱看现代舞,做错事只会说:“I’m sorry。”在我们这个年龄,要经历的还有许许多多…… 这是一个人人都向往的花季,在我们这个年龄,花季会更美丽、更迷人、更加多姿多彩!
这是一个让人心旷神
这是一个充满梦幻遐想的年龄。 这是一个色彩斑斓、永不言败的年龄。 我要让我的青春在我们这个年龄飞扬,让飞扬的青春在这个年龄中闪光! 青春,我毕竟走过。 |
旁批 →优美的语句开头,凸显语言功底。 →运用比喻,将生活比作水墨画,写出了学生生活的单调、枯燥。 →过渡句。前半句承接上面忙碌的生活,后半句引起下文描写的快乐。 →再次运用比喻,将生活比作油画,写出了生活的快乐,和上文的单调、枯燥形成对比。 →描写成长中学到的有价值的东西。 →运用排比句式,增强语气,使得感情更加强烈。 →文末点题,升华文章主旨。 |
【名师点评】本文言辞优美,行文思路清晰,主题明确,结构严谨。通过对花季青春中经历过的忙碌、快乐、成长等的描写,进一步突出文章“我毕竟走过”的主题。不失为一篇考场佳作!
范文2:我毕竟走过 也许伤心,也许不舍,可只要走过,珍惜过,便不觉可惜。
2月3日那天,天空稀稀疏疏下着小雪,我决定回家。回头和她挥手告别的时候,我不出意外地发现了她脸上的不舍和难过。在我回头的下一秒,那张布满了皱纹的暗黄色的脸又恢复了平时的慈祥。
我透过楼道口的玻璃看着她,那个曾经参与了我整个少年时期的女人,现在已经直不起腰了,她佝偻着背,扶着栏杆的手瘦弱得像极了干枯的树枝。她整个人瘦得像只没吃饱的老山羊。我意识到她是真的老了。那双颤颤巍巍的腿和大脚骨严重变形的脚让我有些难受。她扶着扶手眺望我离开的方向,眼神中透露出不舍与留恋。我怎么都想不到 再次相见的时候,她已经从那个温暖慈爱的老人变成了山林间一抔冰冷的泥土。再次来到她的房间,衣服叠得整整齐齐,屋子里到处都是她留下的痕迹,只是缺少了那个人。打开抽屉,里面躺着一个本子,上面有她娟秀的字体,是啊,年轻时,她可是写得一手好文章,没想到这么大年纪了她还在坚持着—— “我迷糊间听见你哭的声音。我想拍拍你,可是怎么都摸不到你。有什么大不了的呢?孩子都这么大了,你却还像个孩子。你总是要强,什么都要一个圆满。世间哪有那么多圆满呢?有些路,走过就好,就不留遗憾了。哎。我哪天要是走了,最放不下的就是你。” “我渐渐感觉不如从前了。我最近常梦见你,也许你是在召唤我和你一起走。你问我害怕吗?不怕。我不是又能和你相聚了吗?你笑了笑,还有什么遗憾吗?我也笑了笑。小时候,家里条件还不错,父母拿钱供我上学,那时候有几个女子能有这待遇呢?后来又遇见了你。你虽然不富贵,却真心待我,有几个女人又能有这般归宿呢?后来,有了囡囡,再后来囡囡又有了她的宝贝,你说我还遗憾什么呢?回望这一路啊,有苦有累,毕竟走过,什么都经历过,反而不觉得遗憾了。” 看着她留下的只言片语,泪水再一次划过脸庞。不过,这一次,没有之前的悲恸,因为我知道,她走得宁静,未留遗憾。 |
旁批 →运用题记的形式,点明文章的主旨。 →通过外貌描写,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出她的苍老。 →写“我”与她最后一次相处的情景,为后文描写她过世及“我”的悲哀作铺垫。 →通过“本子”,引出 →通过她本子中的内容,第一次扣主题。 →通过她对自己一生的回顾,突出自己毕竟走过,不留遗憾的主题。 →点出她毕竟走过,不留遗憾,深化主题。 |
【名师点评】构思巧妙,角度独特。小作者非常巧妙地利用她过世后留下的日记,通过她在日记里与已过世的丈夫的对话,表现出老年人对待生死的平静,用“毕竟我走过”这个主题,表达了她豁达的生死观。
情感动人,催人泪下。小作者先极力描写“我”与她最后一次见面的情景,传递着浓浓的情感;再通过她日记里的文字,表现出浓浓的感情,实在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