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策略二

(2008-06-13 20:22:08)
标签:

爱在中国行

教育

非正式群体

策略

分类: 课题研究

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策略二

由于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对学生个体和群体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所以学校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对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引导和转化,加强教育管理,使之扬长避短,促进班集体、校风的建设。

 一、消除偏见,正确面对

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是同正式群体并存的,也就是说只要有正式组织和群体的存在,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和发展就难以避免。据调查,一般的班集体就有五、六个小团体,并且随着班集体的大小而相应地增减。这给教育管理者两个启示

  其一是要正视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存在,不能只看到正式群体的存在和发展,就无视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和活动,因此对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也要象正式群体一样纳入正常轨道。

其二,既然学生的非正式群体是客观存在的,那么就要细心观察,深入调查,认真分析各种非正式群体的形成、活动、特征及其利弊,为全面有效的教育引导打好基础。

二、区别对待、各个转化

学生非正式群体多种多样,性质各异,有积极型与中间型,也有消极型和破坏型,教育者要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区别对待。对于积极型的学生非正式群体,如学习兴趣小组、各种课外娱乐小组等要加以大胆使用,使之发挥特长优势,给予支持、保护,促进发展;对于中间型的,也就是非正式群体的性质既不是积极的,也不是消极的,应坚持积极引导,注意发挥其积极作用,减少消极影响,努力使之向积极型转化;对于消极型的学生非正式群体,要密切注视,及时防范,避免进一步恶化,可采用教育、引导、争取和改造的原则;对于少数破坏型的,如一些流氓犯罪盗窃团伙,要通过法律途径,严打首犯、要犯,对有悔改之意、能检举揭发交待罪行的胁从分子应坚持教育从严、处理从宽的原则,帮助他们重新做人。另外,对破坏型的学生非正式群体形成重在加强预防,防患于未然。

  三.确定目标纳入正轨

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目标与正式群体的目标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也因其目标的差异性才形成两个类型的群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性质和作用。若把它的目标纳入正式群体目标之内,使两者目标一致,就会减少整个整体的内耗。当然这有个过程,教育者首先要对学生非正式群体目标进行改造,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使之一步一步缩小与班集体目标的差距,形成最大合力,这样班集体等正式群体的效益和功能就可达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比如有位班主任,发现班级有几个爱好足球的同学常因踢球而上课迟到,对此,他没有一味批评,而是帮助他们组建了一个足球队,这样使那些学生的特长得以发挥,不仅球踢得好而且学习刻苦,遵守纪律,成为班集体建设的重要力量。相反,另一位班主任因班上几名爱好武术的同学违反纪律,宣布习武是非法的,予以禁止,结果这几个同学转入地下活动,离开学校到社会上舞枪弄棍,在班上处处与教师和同学作对,从而成为班集体中的一股消极力量。由此可见,对学生非正式群体目标的引导和改造,是转化非正式群体和发挥其积极作用的根本。

  四、开展活动,满足需要

青少年学生有各种各样的需要,这些需要如果在班集体等正式群体活动中得不到满足,他们就会另谋出路,而非正式群体正是这种需要满足的辅助渠道。当然任何高明优秀的正式群体也难以满足每个学生纷繁复杂的需要,但是至少有一点可以努力做到,就是尽量最大限度地去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要,最大可能让每一个学生在正式群体里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以全面发挥。而开展形式多样、种类齐全、丰富多彩的活动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积极措施。如在班级多开展一些别具一格的晚会、舞会、郊游、讲座、竞赛等课外活动,把一些有特长的学生组织起来,开展相应的活动,丰富充实学生的生活。这样做不仅可以使非正式群体扬长避短,减少班内外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还增强了正式群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五、抓住核心、全面突破

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核心人物有特殊的威信,他们说话灵、能力强、影响大,其举止言行往往决定着整个群体的变化与发展。所以要对这些核心的首领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是正确引导和转化非正式群体的关键。只要他们有了积极的转变,就可以影响其他人,起到教好一个人,带好一批人的教育效果。当然,对核心人物的转化比一般学生有着更大的困难,但是由于他们具有特殊的作用,所以还是应抓住这一机会和突破口。对此,教育者应该善于发现和肯定核心人物的优点长处,给予真诚的关心爱护,激发他们健康向上的精神,同时还要创设一个有利于调动他们积极性和发挥特长的环境,必要时可授予其相应的合法权力,如担任学生干部,使之完全纳入正式组织的轨道,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事实证明,核心人物转变了,整个非正式群体的性质就会随之变化。在这整个工作中切忌简单粗暴、强施压力,否则就会招致这类群体所有学生的强烈不满和反抗对立。更不宜采取枪打出头鸟杀鸡给猴看的办法,那样会导致整个非正式群体的学生更加团结,产生破釜沉舟、铤而走险的极端行为。

六、.加强建设,依靠集体

在一般情况下,学生中若有一个坚强、团结、凝聚性强的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就较少,也难以形成大的消极影响,反之,则不然。为了防止众多的学生非正式群体滋生以及因此带来的消极影响,大力加强班集体的建设不失为未雨绸缪之举。当然,无论是凝聚力多强的班集体也难以保证不存在一个非正式群体,但这并不能否认优良班集体的作用,至少可以肯定能够通过班集体的力量来对非正式群体进行转化引导工作。由于非正式群体中的学生多数是表现平平者,在班级中地位较低,同学们容易对他们产生冷漠甚至厌恶的态度,这使他们无形中产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