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昌骑楼老街文南路文昌学宫清澜湾 |
分类: 旅行游记 |
文昌,位于海南岛的东北角,是海南的侨乡和文化之城,经济文化都比较繁荣。文昌有一片骑楼老街称文南老街,主要位于市区的文南路上。

这片老街,一侧是文昌河,另一侧则是连在一起的很长的骑楼,并沿河流有弧形转弯。老街骑楼建筑基本保存完好,又经整修,因此成为一片商业街区。


骑楼靠近河道的一侧,则在河边建了一些塑像,表现当年下南洋返回家乡的富商,还有当时本地居民的部分生活场景。这种骑楼,就是下南洋的海南人将南洋的商业街建筑形式引入文昌而修建起来的。


文南路向北扩展,远离了河道,但骑楼样式仍然保留了一段,变成街道两边都是骑楼。这一带是文昌的老城区,目前仍然是繁华的商业街区。


文昌河,并不是很宽,也不长。文昌河流入风平浪静的清澜湾,海上的船舶可以从清澜湾沿文昌河到达这里,形成繁忙的码头及商业街区。现在仍有一些当地人在河边售卖食品及其他物品。


距骑楼街不远,有一座文庙。据载,西汉时期这里就建立紫贝县,隋朝先后建武德、平昌县,唐朝改文昌县,这个名字一直延续了下来。文庙,是古代王朝实施有效统治的象征,文昌在北宋初建文庙,明朝迁址至此,据称是海南最早的文庙。


最初迁来文昌的是福建莆田人,后来与其他迁居至此的各地居民交流融合,逐渐形成闽南语系的文昌话,并作为海南话的标准语,可见对海南文化的影响。文昌气候温暖潮湿,但土地贫瘠,因此近代以来大量文昌人南下东南亚谋生,形成华侨之乡。文昌也名人辈出,宋氏三姐妹的父亲宋耀如(原名韩教准)就是文昌人,国府海军中将陈策、共和国大将张云逸也是文昌人。


这片老街,一侧是文昌河,另一侧则是连在一起的很长的骑楼,并沿河流有弧形转弯。老街骑楼建筑基本保存完好,又经整修,因此成为一片商业街区。


骑楼靠近河道的一侧,则在河边建了一些塑像,表现当年下南洋返回家乡的富商,还有当时本地居民的部分生活场景。这种骑楼,就是下南洋的海南人将南洋的商业街建筑形式引入文昌而修建起来的。


文南路向北扩展,远离了河道,但骑楼样式仍然保留了一段,变成街道两边都是骑楼。这一带是文昌的老城区,目前仍然是繁华的商业街区。


文昌河,并不是很宽,也不长。文昌河流入风平浪静的清澜湾,海上的船舶可以从清澜湾沿文昌河到达这里,形成繁忙的码头及商业街区。现在仍有一些当地人在河边售卖食品及其他物品。


距骑楼街不远,有一座文庙。据载,西汉时期这里就建立紫贝县,隋朝先后建武德、平昌县,唐朝改文昌县,这个名字一直延续了下来。文庙,是古代王朝实施有效统治的象征,文昌在北宋初建文庙,明朝迁址至此,据称是海南最早的文庙。


最初迁来文昌的是福建莆田人,后来与其他迁居至此的各地居民交流融合,逐渐形成闽南语系的文昌话,并作为海南话的标准语,可见对海南文化的影响。文昌气候温暖潮湿,但土地贫瘠,因此近代以来大量文昌人南下东南亚谋生,形成华侨之乡。文昌也名人辈出,宋氏三姐妹的父亲宋耀如(原名韩教准)就是文昌人,国府海军中将陈策、共和国大将张云逸也是文昌人。
前一篇:天南江北(13)--新盈到临高
后一篇:天南江北(15)--清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