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鹤湖新居龙岗南联罗瑞合村客家围屋 |
分类: 旅行游记 |
客家人,是汉族的一个分支,也被称为一个“民系”,有独特的方言、风俗及聚族而居的建筑--围屋,主要居住在粤闽赣交界地区。客家人在广东主要分布在梅州、河源、韶关等粤北山区地带,但也有一部分南下,到达了惠州及现在的深圳龙岗一带居住,留下很多独特的围屋,深圳保存最好的客家围屋在龙岗最繁华的地带附近,叫鹤湖新居,在南联罗瑞合村。这座牌坊就在在横贯龙岗的主干道深惠路旁。

“客家民俗街”其实是一条商业街,很繁华,两旁都是经统一规划而新建的楼房,第一层都为商铺。

沿路一直向北走,路的尽头突兀出现一座高大墙体围起来的古旧老屋,虽然没有看到标牌,也知道这就是鹤湖新居了。

但鹤湖新居的南侧已被封闭,无法进入,只能绕围屋的外墙寻找正门。一侧是经历历史沧桑而斑驳的高墙,另一侧是很现代的住宅楼,对比强烈。

绕了半圈,找到了龙园路处的入口,门票很便宜,只有10元。老屋大门朝东(偏北),上面有“鹤湖新居”的名称。

鹤湖新居建于清乾隆年间,为兴宁人罗氏家族经三代才建成,历时几十年。围屋中心为府第式,门的上方是很大的“大夫第”三个字,说明家族曾出过高官,是家族的荣耀。

后面还有家族先祖的画像,身着官府,两旁还有几幅,基本也都是官服的像,搞不清品级。

据资料,鹤湖新居围屋部分占地1.5万平米,由内外两围环套而成,有300多间房屋,可供千人居住生活。

这里从1996年就辟为客家博物馆,一些房间陈列了一些客家人使用的家具或风俗介绍。

鹤湖新居高大的夯筑外墙,还保持着粤闽赣山区客家围屋的特色,大概当时这一地区的社会生活还不够安定,只能靠家族聚集来自我保卫。

客家围屋正门前基本都有水塘,水塘前面已是密集的楼房,这是当地村民在自家分得的宅基地上修建的,主要用来出租。

深惠路,是龙岗的主干道,现在已有了地铁,从地铁南联站到鹤湖新居步行不到20分钟。

秋之旅:

“客家民俗街”其实是一条商业街,很繁华,两旁都是经统一规划而新建的楼房,第一层都为商铺。

沿路一直向北走,路的尽头突兀出现一座高大墙体围起来的古旧老屋,虽然没有看到标牌,也知道这就是鹤湖新居了。

但鹤湖新居的南侧已被封闭,无法进入,只能绕围屋的外墙寻找正门。一侧是经历历史沧桑而斑驳的高墙,另一侧是很现代的住宅楼,对比强烈。

绕了半圈,找到了龙园路处的入口,门票很便宜,只有10元。老屋大门朝东(偏北),上面有“鹤湖新居”的名称。

鹤湖新居建于清乾隆年间,为兴宁人罗氏家族经三代才建成,历时几十年。围屋中心为府第式,门的上方是很大的“大夫第”三个字,说明家族曾出过高官,是家族的荣耀。

后面还有家族先祖的画像,身着官府,两旁还有几幅,基本也都是官服的像,搞不清品级。

据资料,鹤湖新居围屋部分占地1.5万平米,由内外两围环套而成,有300多间房屋,可供千人居住生活。

这里从1996年就辟为客家博物馆,一些房间陈列了一些客家人使用的家具或风俗介绍。

鹤湖新居高大的夯筑外墙,还保持着粤闽赣山区客家围屋的特色,大概当时这一地区的社会生活还不够安定,只能靠家族聚集来自我保卫。

客家围屋正门前基本都有水塘,水塘前面已是密集的楼房,这是当地村民在自家分得的宅基地上修建的,主要用来出租。

深惠路,是龙岗的主干道,现在已有了地铁,从地铁南联站到鹤湖新居步行不到20分钟。

董寨
前一篇:夜景人像RAW格式照片的处理
后一篇: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