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得(36)--琵鹭

(2013-01-22 09:02:36)
一直以来都听说红树林有黑脸琵鹭,是冬季来此越冬的,但几次去红树林都没有遇到,很觉遗憾。因为距红树林较远,要2小时的车程,基本都是下午才到红树林,但为了看到琵鹭,这次是一早就出发,赶到红树林不到九点,很高兴看到了扁嘴的琵鹭,不是一只,而是一群,十多只。
闲得(36)--琵鹭 - 八分闲 - 八分闲
 
闲得(36)--琵鹭 - 八分闲 - 八分闲
  这里是一处排污口,大概是因为人类的大量挥霍,使水体营养丰富,滋生了较多的水中生物,引来琵鹭享受大餐。琵鹭觅食不是通过眼睛观察到然后捕食,而是在浅水处行走,同时将张开的“铲子嘴”伸入水中左右划动
闲得(36)--琵鹭 - 八分闲 - 八分闲
 
闲得(36)--琵鹭 - 八分闲 - 八分闲
  看上去琵鹭体形与白鹭很相似,但嘴形相差很大,白鹭的嘴很尖,而琵鹭的嘴扁平,像个大铲子。生物学上将琵鹭划为鹮科,而不是鹭科。琵鹭也有几种,这种面部裸露并呈黑色,称黑脸琵鹭,属濒危物种,只有1千只。
闲得(36)--琵鹭 - 八分闲 - 八分闲
 
闲得(36)--琵鹭 - 八分闲 - 八分闲
  “打鸟”,最难的是飞版,也就是拍到飞行中的清晰照片。为了拍到飞版,往往需要开着相机锁定目标并耐心等待很久,期待起飞的时刻。
闲得(36)--琵鹭 - 八分闲 - 八分闲
 
闲得(36)--琵鹭 - 八分闲 - 八分闲
  琵鹭起飞,没有明显的“预备”姿势,难以预判。等发现起飞后,再用相机跟踪上并对上焦就要花一定时间,往往就错过了好机会。这次是等了近半个小时,赶上大群的起飞,匆忙中拍到了一部分,第一次拍,清晰度只能凑合了。 但仍可以看出,飞行时琵鹭的脖子是伸直的,而鹭则是弯曲的,差别明显。
闲得(36)--琵鹭 - 八分闲 - 八分闲
 
闲得(36)--琵鹭 - 八分闲 - 八分闲
  我“打鸟”属于“玩票”性质,而真正敬业的很多啊。看这位,穿着皮靴站在泥滩中,据说有的地方很软,可以陷进去半个小腿。
闲得(36)--琵鹭 - 八分闲 - 八分闲
 
闲得(36)--琵鹭 - 八分闲 - 八分闲
 听说有琵鹭,这么小的地方会聚了很多人,长枪短炮,各显其能。深圳“打鸟”并未形成紧密的群体,难得一见如此密集的设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