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湘西行(17)--龙津风雨桥

(2012-05-12 22:42:22)
芷江,位于舞水(舞阳河)边,是湘黔交通要塞。舞水发源于贵州,串起黄平(旧州)、施秉、镇远、玉屏、新晃,来到芷江,然后流向怀化、中方,在洪江(黔城)汇入沅江,再进洞庭,所以舞水是从东部地区进入贵州的重要水道之一。同时,舞水也阻断了陆路交通,为两岸百姓及商旅之人带来麻烦甚至危害,造桥成为必要。
湘西行(17)--龙津风雨桥 - 独立寒秋夜 - 独立寒秋夜
  这座规模宏大的侗族风格风雨桥称为龙津风雨桥,据说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不知造桥技术落后的那个时代桥是什么样,但肯定不会有现在这种规模。
湘西行(17)--龙津风雨桥 - 独立寒秋夜 - 独立寒秋夜
  以后几百年间,桥经数次毁损重建,但有了桥,商路就畅通,这里就繁华起来。现在的芷江县城中心就在这座桥的两端。
湘西行(17)--龙津风雨桥 - 独立寒秋夜 - 独立寒秋夜
  这里的装饰用吉祥物与别处不同,不是狮子,而是独角的犀牛。
湘西行(17)--龙津风雨桥 - 独立寒秋夜 - 独立寒秋夜
  抗战初期,处于主要军需供给线上的风雨桥被拆除了廊、亭,改造成石墩木面公路桥,用来进行物资运输。
湘西行(17)--龙津风雨桥 - 独立寒秋夜 - 独立寒秋夜
  而现在的这座桥是1999年建成的,长140多米,据说是全国最大的侗族风雨桥。
湘西行(17)--龙津风雨桥 - 独立寒秋夜 - 独立寒秋夜
  人行道两边隔出近百间店面,成了水上商场。中间还有数处凉亭,可以用来休闲和欣赏两岸风光。
湘西行(17)--龙津风雨桥 - 独立寒秋夜 - 独立寒秋夜
 河边的那座规模很大的鼓楼,在这里看显得很小。
湘西行(17)--龙津风雨桥 - 独立寒秋夜 - 独立寒秋夜
140多米的风雨桥,几分钟就可以走到对岸。 
湘西行(17)--龙津风雨桥 - 独立寒秋夜 - 独立寒秋夜
桥头,一座牌坊,上写“黄甲街”,应是芷江的一条老街,不过很短,维护得也不是很好。 
湘西行(17)--龙津风雨桥 - 独立寒秋夜 - 独立寒秋夜
上游几百米处,有一座天后宫,即妈祖庙。起源于福建渔民信仰的妈祖,沿水路走了几千公里来到了湘黔交界的河边,据说这是内陆最大的一座。 
湘西行(17)--龙津风雨桥 - 独立寒秋夜 - 独立寒秋夜
看舞水对岸,规模很大的商业街正沿河兴建,我去时还只是完成了框架,现在应该开业了吧。 
湘西行(17)--龙津风雨桥 - 独立寒秋夜 - 独立寒秋夜
上游不远处,有一座现代样式的公路桥,承担两岸城区间的车辆交通。 
湘西行(17)--龙津风雨桥 - 独立寒秋夜 - 独立寒秋夜
从远处看龙津风雨桥,很有规模,也很漂亮。 
湘西行(17)--龙津风雨桥 - 独立寒秋夜 - 独立寒秋夜
城市系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