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拍了两次日食了,但还没拍过月食。其实月全食要比日全食常见得多,可观看到的面积更大,但南方多雨,又常发生在下半夜,我这个准天文爱好者就缺乏足够的热情等待那么久,一再错过。12月10日的月全食发生在前半夜,非常好的机会,冷空气的到来又吹走云朵,确实是上天的格外眷顾,不应错过。
我住的地方受到周边房屋阻挡是看不到月亮的,但晚上外出看月食就要考虑安全问题,一直没想到合适的地方。下午有事外出,乘车返回时已是傍晚,下车时一抬头,突然发现一轮圆圆的明月已挂在天空,站在灯光明亮的大街上就可以尽情欣赏,已经不需要费思量考虑观看的地点了,站在街边人行道上拍就可以了,是个很安全的地方。匆匆吃了晚饭,带上相机和三脚架来到附近的大街上。这是车水马龙的大街,灯光太亮,曝光有些过。

天上的月亮已经很高,想找到衬托的物体已不是很容易。

月食8点45分开始,这时月光还太亮,我的卡片机曝光调整范围有限,还难以拍出较清楚的照片。拍到这一张时9点已过。

接近9点半,只剩半个月亮。

我的相机的长焦可以把月亮拍得很大,但曝光控制范围不够,所以看不到月面上的细节。


又过5分钟,月亮只剩一弯,好像新月初上。

曝光速度稍慢,就可看到白色的一弯旁的阴影处,有些暗红色。

还剩最后一线白色。已经在寒风中站了一个多小时,总算快等到了食既时刻。

食既即将到来,光线变暗,照片不是很清楚了,一直使用的拍照模式需要改变了。

使用夜景模式,曝光速度在7S左右,拍出的已是漂亮的红月亮。

有一边较亮,发白,另一边则较暗,是暗红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白的一边逐渐从右上往下移动。

月全食发生时,月亮并不是消失在漆黑的夜空中,而是变成暗红色。这是因为太阳发出的白色光线通过地球的大气层折射到月球上,而红色的光线因为波长较长折射多,而波长短的绿蓝光折射就较少,月亮上得到的红色光线成分就远远超过较短波长的光,而显出偏红色。

用长焦拉近些,稍微有些模糊,卡片机的效果只能到这种程度了。

偏白色的一边已经向下移动到右侧的中间位置。全食时间有五十多分钟,现在已经快过去了。

偏白的面积在逐渐扩大,已接近生光的时间。我已在寒风中站了2个多小时,真是独立寒秋夜,只是一个管理附近停车场的保安过一会来看一下,说几句话,其他路人基本不在意,很少几个人会过来看一眼。

再来个大个的红月亮。

生光已过,露出的一边光线太亮,造成边缘模糊了。

露出的部分越来越大,明暗对比较强,红色部分已越来越难以看清楚了。

只好转换拍照模式,只拍露出的一弯“新月”。

深圳气温还有10度以上,但寒风中两个多小时已经有些受不住了,看到这里就要回去暖和了。而北方的很多爱好者则要在零度以下欣赏月全食,真是佩服有加。
相关主题博文: